批评光有唬人的架子,肯定是不行的。实际所应当承载的内容已经早被掏空。中国的评论家就是不愿意说批评的话,而找到一种非常四平八稳的妥当说法——因此近些年评论界过得非常压抑,人人喊打,这点连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的范伟都不如,老大虽然牺牲自己和梅好的幸福权利,成全北京的弟妹们幸福,但他起码还知道自己的其他幸福和快乐在顺城,而批评界连自身为何批评的幸福都找不到了,那么也就徒剩赶场出台的份儿了。
极具讽刺的是,从公布的《凤凰》学术对话会名单上看,中国批评界的力量被徐冰以及展览活动组织者们完全忽略。跨界对话的意图当然没问题,问题是这样一个号称重量型的展览,中国美术界系统的批评力量被完全置身其外,似乎很令人有所他想。名单上的“跨界”,也都是那些没有多少新知灼见的“老品牌”,诸如李陀、张宝全、贾樟柯、欧阳江河、潘公凯,而更为夸张的是,徐冰副院长哥哥没有忘记教育本质,此番完全没有避讳直接开讲,演讲标题为——回到艺术本体:《凤凰》艺术语言解析——是不是该避避太自话自说的嫌疑了?!
在恶习不改的艺术界,并不是以艺术本身来说话,而是以名利为方向标。如果说得还不够清楚的话,那么就再具体一些吧,请注意:身份不是判断艺术作品价值的天然区别,还是要别忘了看作品本身,还是要看艺术家个体的差异,还是要看有没有那份艺术的敏感力,更要看能否找到那种恰当的表达以及准确性。
艺术展览不是你请到多少大腕到场,造成多少人气;也不是你画册做得有多精致,你的学术讨论多大规模。一个艺术展览有说服力,需要提炼一种艺术的能量和张力,感染在场的专家和普通公众忘记身份,进入到艺术带来的不同冲击或提示,达到一种创造的互动,以及再创造的过程,而不只是捧场与参观,而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国际身份的艺术家是一个好话题,但是艺术界更需要关心他们的创造力,而不是他们流金溢彩式的表演。需要确信的是,好作品是艺术家唯一的身份确认——否则就是艺术界的不自信或盲目。当然,具有国际性视野的艺术家在深度、高度、广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是不是有海归综合征,是不是能够找到新的创造落脚点,这都不是名气说的算。这都是要在新的环境中,新的背景下,新的观念中,不断地从艺术实践得到证明,而不是拿着一个对艺术创造本身没有实际意义的标签说话。
在海外创下品牌之后,当然要回头抢占国内“市场”。众所周知,只要是和资本结合的艺术,都无法免俗,只是怎么做到不那么太俗。但是这个底线总在被突破,先有蔡国强的烟火表演艺术,再有谷文达极具媒体营销意识的推广,都是那么赤裸裸地强加给国人,海归派回来一定不是“海带”,似乎可以闭上眼睛替他们主动忽悠,发达国家回来的艺术观念就是好观念?!但是他们艺术的“更年期”到来之后,他们都仍然无法证明自身的新能力,比如他们的创造力是持续的、爆发的,是有力度的、准确的,而不是过时的、勉强的、唬人的。
艺术家的幸福在于不断挑战艺术自身个性化表达极限;批评界的幸福在批评。如果还不太清楚,请买《老大的幸福》盗版碟;如果还体会不到,请到顺城找找“老大”。
对了,再提一句,如果徐冰哥哥不相信,那么请到22院街地下,岳敏君作品那次同样在你现在展出位置的站立状态的傻笑雕塑们正被随意地放倒在这里的一个空间里,看不到任何它曾经似乎作为艺术作品而风光无比招摇过市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