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的另一种恶俗 3

还是简单算一下展览现场的一项单项成本吧,可能比作品更能给人某种“启发”或感慨:展览现场值班的吊装公司工人告诉我,50吨重量的吊车一天所需要的费用为3000元,现场有六部同型号的吊车将《凤凰》凌空吊起,旁边还有一部备用吊车。展览是从3月27日到4月16日共21天,光吊车一项的费用就需要44.1万元!其他费用呢?

海归派这些年开始“回巢”国内艺术界,我更愿意将这种现象当做一种综合利益的驱动。但需要明确的是,因为多数回归的不是艺术创造力,而是个人艺术品牌的扩张。在西方生活并不一定理解西方(谁知道你是不是躲在仓库偷听什么),回归也不一定了解本土(你都不在场那么多年了,还奢望什么了解中国现行的实况,先倒回时差再说吧),因此很笼统地归纳他们出品的艺术就天然地带有“国际”视角的说法是牵强附会,是惯性思维的结果,并不是真实的事实,更不是当代艺术所持的批判立场和态度。

如果中国艺术界仍然靠名利来证明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才华的话,那么艺术就被彻底地混为商业,那么中国的这类当代艺术就是明星产品,而不是艺术。

“国际”身份这个标签前几年改革还不充分的时候,可能是一种令人浮想联翩的稀缺资源,现在国际跨界的风口浪尖且潮流部分就在中国,另外再加上一个互联网的世界日益形成,那么这些早年靠几个符号走上国际艺术舞台中心的艺术家,如何在中国这个新“国际平台”上,找到他们新的创造力,找到对自身不断的否定,找到艺术新的方向点,这才是他们艺术的新征途——而不是简单地复制他们的所谓国际化思维。“国际化思维”只不过是一种表述,如果没有具体的作品内容支持,不单国际化思维谈不上,恐怕连国内思维都成问题。

值得中国艺术界充分警惕的是,巡回展览正在成为明星艺术家的特权通道——艺术界包括大到美术馆在内的优势资源,都在非常没有批判力地配合这个“通道”,使艺术界“失衡”现象极为严重。

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在演变,甚至极为主动地追求一种造势以及大而全的艺术。他们都非常明白媒体的重要性,都非常知道现场人气旺盛的意义,都非常知道利用廉价的批评界到场“聚敛”所谓的学术能量,因此,严肃的学术研讨会成为嘻哈风格的学术表演,成为艺术产品“宣讲会”,成为“脑白金”广告,成为彰显展览分量的流行“衍生品”。

现时,艺术展览总体趋势上已经和演艺明星开个唱会相比过犹不及,诸如大体量烟火表演师蔡国强就是一个流行典型——问题是声势浩大,绚丽却不知其艺术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