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1)

1935年上半年,对红军的“追剿”“围剿”还在进行之中,日军又在华北制造事端,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华北告急。备战,成为越来越紧迫的事务。陈诚早就识破日本的侵略野心,主张积极备战,因而在“剿共”战事平缓后,他就向蒋介石献上了一个整理陆军的建议,蒋给予肯定,委托他筹设陆军整理处。

1月,南京政府召开了全国军事整理会议,部署整军。3月,在武昌行营设立陆军整理处,综理陆军整理事宜。蒋介石任命陈诚为整理处处长。陈也拿出了整理方案。计划三至四年里调整60个师,整理师分三团制师、四团制师和五团制师三种。此外,师直属炮兵一营(或一连),骑兵一连(或一排),工兵、通信、特务各一连及师医院等。步兵连为九班混合制,班增编轻机枪;团属迫击炮连分属各营为排,增强战术单位火力;原各营所属小炮排集中成连,直属团部,作为防空及防战车火力。

整理军事,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军队作战能力,准备抗击日军侵华。作为强硬主战派,陈诚准备专心做成这件有关国防的大事。可是,蒋介石没容他静下心。1935年和1936年,他几乎成了蒋介石的一名应急和救火队员。

中央军进入四川后,蒋介石派陈诚主持峨嵋山训练团,1935年10月又让他着手整顿川军。工作还没展开,他又奉命组织宜昌行营,负责指挥对红二方面军的“围剿”。红二方面军被迫开始长征。

1936年2月,红军东征,渡过黄河,取道山西,北上抗日。3月,蒋介石应阎锡山的请求,派陈诚到山西襄助军务。3月18日,阎锡山委任陈诚为第一路总指挥,指挥进入山西的几支中央军阻击红军。当时与陈诚合作的原晋军将领卢丰年回忆说,这年春天,他在太原见到了陈诚,觉得与在庐山训练团时相比,陈诚骄傲之气收敛了一些,也没有中央军援晋主帅的架子,反而表现出谦逊的风度。他们合作比较顺利。

5月初,东征红军被迫全部撤回陕北。陈诚在山西的“剿共”也该结束了,可阎锡山害怕红军再次进入山西,致电蒋介石,要求陈诚继续留在山西,帮助他抗红。蒋回电说:“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

果然,麻烦事很快就来了。6月初,陈济棠、李宗仁等两广将领数十人通电“抗日”,两广部队组成“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向湘南进发,拟由湖南进攻武汉。是为两广事变。陈诚奉命南下扑火。

6月8日,陈诚飞赴武汉,以武汉行营参谋长身份调中央军南下。随后赴长沙,督率各部控制了衡阳。两广部队北上受阻,双方在衡阳一带对峙。与此同时,南京方面加紧对粤方的分化。7月9日,在陈诚的拉拢下,他原来在粤军一师的“战友”——现任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通电拥护中央。陈济棠众叛亲离,通电下野,避居香港。不久,在大军压境之下,李宗仁的桂军也罢兵言和。9月初,陈诚留在南方,以广州行营参谋长身份处理两广事变善后事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