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不提反共(2)

进入1965年后,陈诚的病情恶化,生命开始走向最后的终点。肝部疼痛一天天加剧,但他绝不喊叫,医生看到他皱着眉头的时候,就给他打一针止痛针。2月28日,台湾当局发表了陈诚的病情公报,宣布他的真实病情。此时,即使没人告诉他,陈诚也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他先给家人写了一个遗嘱:“陈死火葬,以不占地为原则。”

3月3日,家人问陈诚有什么话要说,陈诚叹了口气说:“国家搞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过了一会儿,他叫来陈履安,口授了他的政治遗嘱:

一、希望同志们一心一德,在总裁领导下,完成国民革命大业;

二、不要消极,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全国军民,共此患难;

三、党存俱存,务求内部团结,前途大有可为。

1965年3月5日晚7点零5分,陈诚的生命走到了终点,享年68岁。当天,谭祥心脏病发作,躺倒在床。

陈履安口述了父亲的最后时刻:“他一直就维持着,决不让别人操心的感觉。最后帮他上氧气,张光璧医师决定拿开氧气,他很安详地就过去了。”

陈诚去世后,尽享哀荣。蒋介石于当天发布“总统令”,派“总统府秘书长”张群、“行政院长”严家淦、“立法院长”黄国书等台湾政要,以及何应钦、顾祝同、周至柔、薛岳等国民党元老组成治丧委员会,“敬谨治丧,以示优隆,而昭崇报”。台湾全体军政机关、部队、学校、团体等,3月6日至16日,一律下半旗致哀。公祭及殡葬之日,民间一律悬挂半旗,“国防部”下令三军,为陈诚服丧。

公祭之日,蒋介石亲率文武官员,在台北殡仪馆和墓葬地泰山乡两次向陈诚致祭;蒋经国声泪俱下地对记者说:“‘副总统’的逝世,对党国来说,是一件无可比拟的重大损失;对我个人来说,乃是失去了一位追随近30年的导师。”

8月30日,陈诚灵柩安葬于台北县泰山乡同荣村墓园。

陈履安回忆说,他父亲去世之后,他看到父亲留下来的一份“特支费”分配名单,上面有33个人。这笔费用是陈诚作为“副总统”的特别开支,用来资助随同他从大陆逃到台湾的困难人士。后来陈履安一一去拜访了他们。“其中有一个在大陆溃败前做过省主席的,绝不求人,一生的傲骨。就一个人单身到了台湾,在卖烧饼,任何人给他帮助,都不接受,我父亲给,可以。所以他这些部下对他没话讲,后来他没有这个力量,有些人保不住,他也没办法,心里很痛苦。”

据说,台湾当局对陈诚的政治遗嘱不太满意,因为通篇没有“反共”或反攻大陆的字眼,征求谭祥的意见,想修改后再发表,但谭祥不同意修改,说要改就不发表。最后经蒋介石同意,遗嘱原文发表。

1993年8月,陈履安召集弟妹商量决定,遵照父亲生前遗愿,将父亲的遗骸从墓穴取出火化,安放于高雄佛光山灵光塔,捐出陈诚的墓园,由台湾当局另行处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