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出版社工作时,钟叔河正好五十岁,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许多,时时谈论的多是有关《走向世界丛书》的话题,对晚清一些杰出的士大夫如数家珍,仿佛他是一个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人物。为了编辑《走向世界丛书》,他先后浏览了三百多种晚清中国人亲历西方的记录,从中选出一百种编成这套后来颇为著名,也给钟叔河本人带来很大声誉的丛书。他在每一种书前写有一篇叙论,评介其文与人,后收成四十万字的一本专著,由中华书局出版。钱钟书先生尚破例为他写了一篇序,且于序言中说:“叔河同志的这一系列文章,中肯扎实,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而且很能引导我们提出问题。”一向以孤傲著称的钱先生此番抬举,使钟叔河有一点惶恐,说“如果把‘叔河同志的这一系列文章’,换成‘《走向世界》这一部丛书’,我倒可以大大方方表示赞同”。在这里钟先生也着实谦恭了一下子,与钱先生的抬举相呼应。这件事很有点惺惺惜惺惺的意味。要知道钟老前辈年轻气盛之时也是十分孤芳自赏的一个人。“早年在《湖南日报》社,年终评语都要说我骄傲自满,年年如此。”他回忆说。事隔多年,做过小工当过囚犯的钟叔河似乎本性难移,仍不能也不想抑制自己的傲气,于是与之共事者怎么评说他的都有。不过,有一点是需要特别说明的,只要看过他发的书稿,他的卡片盒,以及整理得有条不紊只要点名定可随手拣出的资料,那是凡人都要称道的。钟叔河自我调侃说,其实我的特长就是在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里,把有用的挑出来,然后分门别类保管。可是我们都知道,在破烂里挑出宝贝好像更需要眼神好。
因为调离了湖南,有几年没见过钟老前辈了。可正是在这段音讯不通的时间里,每每梳理出过去的人和事来写时,都觉得写一写他大概有趣。不久前回乡省亲,抽空到他家小坐,除探访之外,自然也带了几分采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