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上梁山的机会成本考量(1)

在被晁盖等梁山兄弟从江州法场上救回之后,宋江又率众好汉打下无为军,并用凌迟之法杀死了仇家黄文炳。大仇得报之后,宋江突然在众人面前做出了令人大感意外的举动——扑通一声跪在地下,众头领慌忙都跪下,齐道:“哥哥有甚事,但说不妨,兄弟们敢不听。”宋江这才将自己的心思和盘托出,“小可不才,自小学吏。初世为人,便要结识天下好汉。奈缘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自从刺配江州,多感晁头领并众豪杰苦苦相留,宋江因见父亲严训,不曾肯住。正是天赐机会,于路直至浔阳江上,又遭际许多豪杰。不想小可不才,一时间酒后狂言,险累了戴院长性命。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凶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又蒙协助,报了冤仇。如此犯下大罪,闹了两座州城,必然申奏去了。今日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托哥哥去,未知众位意下若何?如是相从者,只今收拾便行;如不愿去的,一听尊命。只恐事发,反遭负累,烦可寻思。”

宋江这一跪可算是正式铁了心入伙梁山了。

在此之前,宋江是对朝廷抱有几分幻想的。即使在失手杀了阎婆惜逃亡之后,宋江虽然领人打下清风寨,捉杀了刘高妻,甚至一度准备领花荣、燕顺等人投奔梁山泊,却在路上收到兄弟宋清写的一封“父死”的假信。这封信不但召回了宋江的身,也召回了宋江那颗反叛的心。他严遵父训,不做不忠不孝之人,宁愿服刑,不愿上山。

于是,有着“孝义黑三郎”之谓的宋江甘愿领刑赴江州坐牢,以便洗清罪名重新“做人”。路过梁山时,好汉们劫住宋江与两位押解公人,要把宋江留在山上,宋“泪如雨下,便拜倒在地”,说是“如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众位手里乞死”,他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家中上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负累了他?”在揭阳岭上,“粉丝”李俊、李立再次相留:“哥哥何不只在此间住了,休上江州牢城去受苦。”被宋江以同样的理由予以回绝。

先是宁死不上梁山,后来要主动投托晁盖,宋江这番“变脸”小说《水浒传》里交待得绘声绘色,也是合情合理。用经济学上“机会成本”来解释,更是一清二楚。在江州事发之前,宋江上梁山的机会成本超级大,他一时难以舍弃在情理之中;而在火烧无为军之后,其机会成本已经降至零,上梁山则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的必然选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