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鲨》(1975年)(4)

-左:难得一见的宁静时刻。

-右:在试验中把“布鲁斯”当成气垫船。

帮助它成为生财机器的,是在当时不循常规的营销手段。从年代遥远的早期电影(一些恐怖电影除外)开始,电影放映一直遵循一种经久不衰的模式:先在主要市场的市中心影院举行首映,然后再慢慢扩散到比较偏远的地区,进行第二轮放映。对于在全国可能只有50份副本的电影来说,这是很常见的做法。但是《大白鲨》不一样,它有令人瞠目的400多份副本,在完成后的第一个周末就全面上映了。现在,这已经成了业内普遍推行的惯例—如今的大多数大片在上映后的首个周末都会发出2000(或更多)份副本,它们的命运在周日的晚上就基本有了定论。《大白鲨》正是这样大获成功的,在短时间内就成了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仅在美国国内就进账2.6亿美元。

-刚好被“鲨口”框住的主演:罗伯特·肖、罗伊·施奈德和理查德·德莱福斯。

这个纪录很快就会被超越—就在两年后,他的好友乔治·卢卡斯1执导的《星球大战》创造了新纪录,再后来又有很多影片不断地刷新了影史的票房纪录。但是,斯皮尔伯格对这部电影的态度很矛盾:“我的一切都归功于《大白鲨》,我万分感激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爱,感激这部电影终于一鸣惊人。它基本上给了我以前梦想过的一切—成为电影导演、有了最终剪辑权—你知道能够自己说了算。它给了我自由,而我从未失去过我的自由。”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影片也让他心有余悸,虽没那么严重,但确实很难忘。“拍摄《大白鲨》的经历对我来说很可怕。”在那之前,他作为一个年轻导演的履历相当中规中矩,成功和挫折都来得不咸不淡,但基本上是在稳步成长、日趋成熟。不过这一次可不一样,困难之大、不曾预料到的问题、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自己的感觉,几乎让他不堪重负。许多导演—或许是大多数导演—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都从未经受过这样的压力。这部电影给他带来的重重压力,并没有让他变得畏首畏尾,但在某种意义上让他更加仔细周密了。在没有考虑周全的情况下,他不会再轻易地拍电影。

多年之后,在1998年,美国电影学会评出了100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而斯皮尔伯格发现自己有五部影片上榜。他致电学会,询问能否把《大白鲨》从榜上除名。他没把这项请求当成什么大事,他只是觉得还有其他更配得上这个榜单的电影应该得到认可,而且就算《大白鲨》没上榜,他的上榜作品也已经够多了。这项请求被拒绝了,而斯皮尔伯格对此不以为意。他苦笑着自嘲道:“你可能注意到了,自从《大白鲨》以后我拍的水上影片可不怎么多。”

-理查德·德莱福斯、罗伊·施奈德和罗伯特·肖竭尽全力想让“虎鲸号”免于沉没,但是大白鲨取得了胜利。

-观众们为了观看《大白鲨》而排起长队,一直排到街区转角(这张照片摄于纽约市瑞沃丽电影院门前)。但是即便有帮手,为拍摄这部电影付出的艰辛努力也让斯皮尔伯格濒临崩溃。

“我的下一部影片会在陆地上拍摄,甚至连浴室的场景也不会出现。”——斯皮尔▪伯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