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当然是中国人民以数千万人的鲜血和生命、难以计数的财产损失换来的成果,是全民族在反抗侵略的大旗下团结起来,不屈不挠奋斗的结果。不过,要是没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没有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尽管最后的胜利必然会属于中国,但战争的进程会更艰难,战争的时间会更漫长,中国人付出的代价会更加惨重。
我们不必也不应该讳言这样的历史:
当日本侵略军炮轰北大营时,关东军对东北军并不拥有整体上的优势;当他们在卢沟桥发动进攻,在上海挑起战火时,中国并不是没有备战的时间和力量;尽管中国在平型关、台儿庄、昆仑关有过辉煌的胜利,但往往比侵略者付出了高得多的代价;虽然中国保住了大后方,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但大多数失地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才收复的。在全国军民浴血奋战的同时,认贼作父的,充当汉奸走狗的,“曲线救国”的,“吃摩擦饭”的,以外敌做筹码的,发国难财的,苟且偷生的,战后为自己洗刷的,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的,虽然总是极少数,但人数并不少。相比之下,日本人中为中国和盟国效力的,公开或秘密反战的,消极对待或逃避战争的,比例要低得多。
我们还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
作为当年战败国的日本,早已在废墟中崛起,经济实力不仅已执亚洲牛耳,而且已跻身世界前列,成为“西方七国”不可或缺的成员。作为民族象征的天皇依然存在,日本式的民主政体趋于成熟,除了北方四岛外保持了领土的完整,还要染指历来属于中国的钓鱼列岛。凭借强大的经济后盾,在联合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并能问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对付阪神地震这样不可抗拒的天灾时,日本人所显示的不仅是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是惊人的精神力量。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至今还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虽拥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权,却常常只能用之于投弃权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仅远低于日本,而且还有数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以至只能将“世界第三”视为洋人设计的荆棘桂冠。在“以德报怨”地放弃了数百上千亿的赔款之后,不得不为数亿元的贷款看日本人的白眼,为一笔小小的援助大唱“中日友谊”的赞歌,对一批并没有真正承认战争罪责、汲取历史教训的日本政要一厢情愿地“向前看”。
我们更要想想未来:
再过五十年,当我们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一百周年时,中国人能不能与日本人过同样水准的生活?中国与日本能不能真正和睦相处?中国能不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政治上与日本平起平坐?
一百年前开始的日本侵华战争,在五十年前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但胜得勉强,胜得惨痛。五十年前开始的竞争今天还在进行,但日本明显占了上风。五十年以后,中国能不能打赢另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