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在对天津城发起总攻的联军中,有一支高举着英国国旗担任主攻任务的部队显得格外奇特:这是一群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年轻人,身穿带铜扣的黄色轻质卡其斜纹布紧身上衣,在颈部和手腕处收得很紧,同样布料的暗蓝色的宽松裤自小腿至脚腕被蓝色的绑腿缠绕,红色的背带和红色的宽腰带,脚上是白色的袜子和中国的黑色布鞋。他们拿的是清一色的马丁尼-亨利式来福枪,胸前挂着五个子弹袋,固定子弹袋的三条窄带由结实的棕色皮革制成。他们头戴低顶的宽边草帽,其形状类似英国海军士兵戴的“Sennet”帽,只是,这种英式帽子戴在这群年轻人头上,其顶部微微耸起,因为他们人人都有的那条长长的发辫被盘起来藏在了帽子下。冲击的时候,他们发出低沉的“杀!杀!”声,令联军的其他部队听起来十分古怪,而中国人听起来却是那么的熟悉。
这支隶属于英军的部队,除了军官之外全是中国人。
有确凿的史料证明,在对天津城发起总攻的时候,冲锋陷阵在最前面的,是一支由英国军官指挥、由中国人组成的特殊部队。也就是说,一九00年七月十三日,那些在天津城内外拼死抵抗的清军官兵和义和团民,至少在一个阻击方向上,他们凶悍的对手是与他们同宗同祖的同胞。
无论后来叙述历史的人从什么角度和立场出发,百年前发生在天津城墙下的这令人惊骇的一幕,从来没有被以任何方式――哪怕是暗示――给予记载。或者,这段历史的有关档案随着西方势力退出这块东方大陆而消失了?或者,中国方面掌握了这段历史的片段但因种种原因而一直严封密锁?或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都认为这段历史虽然存在但没有公开、评价和探究的必要?
无论怎样,那群装束奇异的中国“军人”确实存在过。
这支奇特的部队,就是在英国近代史中被确切记载的“中国军团”。
“毫无疑问,中国军团光荣地成为参加最后攻击并占领天津城的英国军队的唯一代表。”8——曾在这支英国军队中出任下层军官的巴恩斯在回忆录中说道。《泰晤士报》的一位记者也曾如此评论道:“无论将来如何,谈及中国军团的积极战斗精神时,他们当然会拥有勇敢无畏的口碑。”9
这部回忆录与这段评述出现在一九0二年。那时,联军已经攻陷大清帝国的都城,他们用条约的形式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各自企图的所有利益,清廷在经过艰辛的逃亡之后终于顺利地返回北京,新的一年来临的时候各国使节被邀请到皇宫欢聚一堂——这个帝国极度屈辱的时刻仿佛已成过去。但是,英国人在回想起中国军团时依旧心绪复杂,因为无论身为哪一个种族的人,都会对中国竟然存在着这样一支奇特的军队感到难以置信,而中国人面对这样的历史真相其隐痛与难堪无以名状。
一九0二年,英军军官巴恩斯在写回忆录时,已经听到了对这段史实的各种诘问。其时,中国军团仍在自己的国家里执行着英军赋予的各项任务。因此,巴恩斯在回忆录的前言中委婉地说道:“尽管一个军团在其刚刚成立之时,背叛自己的同胞、皇帝及本国军队,在异国官员的指挥下,为异国的事业而战,但他们毫不逊色地承担了自己的义务,不应该再受到诋毁。”巴恩斯一再宣称自己之所以赞扬这支“勇敢的军队”,不但事实是“绝对客观公正的”,而且赞扬和记录美好真实的事物一直是他“追求的美德”。10
什么是世间的“公正”与“美德”?
在大清帝国那段愚昧癫狂继而又惊慌失措的日子里,英国人――皇室成员、租界里的文职和武职官员、皇家海军将领以及指挥中国军团的英军军官,他们与中国人――皇城中的帝王、满汉朝臣官员、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和地方士绅以及在天灾人祸下苦苦挣扎的百姓,还有那些甚至不识字的穿着奇异军装的中国青年,应该具备怎样的资格与学识才能辩明这两个具有理性光泽与浪漫色彩的词汇?
中国军团,一八九八年组建,至一九0六年因为军纪、经费和兵源等问题解散,在中国整整存在了八年。
这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与最混乱的时期。
这一切,都是由驻守香港的英军陆军上校哈弥尔顿·鲍尔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那天开始的。
一八九八年十二月,哈弥尔顿上校得到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的指令,委派他以指挥官的名义前往中国北方一块与香港一样飘扬着英国国旗的地方,组建一支至少他认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军队。根据组建程序,哈弥尔顿上校必须在香港首先招募一些既懂英语同时也懂汉语的中国人,充当翻译和传达战斗指令的号手。于是,在香港总督府的大门外,哈弥尔顿上校迫不及待地招募了两个中国人——他首先需要的是能够为他服务的勤务员——这两个中国青年随即成为中国军团最早的士兵。接着,副指挥官布鲁斯少校奉命前来报到,他带来了他的副官、四名英军连级军官以及从皇家步兵团抽调来的六名士官。没过几天,更多的英军军官和翻译员相继到达。
除了在香港招募的那些会讲英语的中国人之外,所有早期在中国军团工作的英军军官都格外兴奋,这不仅因为他们早就听说过中国北方那个名叫威海卫的英国租界风景如画,气候极其“适合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那里的英国人日子过得“惬意和美妙”;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知道组建中国军团,这件事一开始就是一个阴谋,作为军人,没有比筹划一个阴谋更刺激的事情了。
威海卫,十九世纪末绝大多数英国人闻所未闻的一个荒凉海角。它位于中国东海岸的山东省境内,濒临黄海,狭长的海岸加上沿岸的十几个岛屿,总面积二百八十五平方英里,人口十二万八千人。居住在那里的中国人,世代从事打渔和农耕,他们对英国人的认识比绝大多数英国人对中国人的认识更加陌生。生活在威海卫的中国人,也许在他们的前辈那里听说过关于英国人的只言片语,因为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即一八一六年八月二十七日的早晨,这里的海岸曾经停泊过两只飘着英国国旗的船只。老人们说,从船上下来的洋人没做什么,只是在海岸上走了走,向陆地上望了望,捡了几块石头或者贝壳,就走了。英国海军史中有海军上尉巴塞尔·赫尔过于简单的航行记录:“不列颠海军的护卫舰‘阿尔塞斯特’号在‘里拉’号帆船的陪同下,勘察了神秘的朝鲜海岸之后,从白河口沿着中国山东省北部的海岸向东航行。”除此之外,便是关于这片海岸的风和气候的简单数据,还有“陆地上的崖石都是浅黄色的长石、白色的石英石和黑色的云母”之类的抽象表述。面对这块东方大陆的神秘海角,赫尔上尉的航行记录中没有涉及任何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前景渴望——八十多年前的英国水兵还没有足够的想象力来预测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有一天会飘扬起英国国旗。11
在中国,沿着海岸,尤其是北方海岸,名叫“卫”的地方很多。“卫”在汉语中是“要塞”的意思。明成祖三十一年,即一三九八年,山东这个濒临黄海并与旅顺港隔海相望的海角开始设卫,也就是说,当一八一六年英国水兵在这里登陆时,他们所踏上的这块海角,实际上是中国海防系统中的一个前沿哨所——虽然赫尔上尉的航海记录中并没有中国海防人员对异国船只靠岸的任何反应。清代,威海卫经历过几次大规模扩建,尤其是晚清,以朝廷重臣李鸿章为代表的图强派,多次上奏朝廷并且获得大量拨款,威海卫终于被建成中国北方海岸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同时成为大清帝国的一个重要海军基地。
但是,“卫”并没有给帝国带来安全。
甲午战争爆发,随着海军将领丁汝昌的自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威海卫海岸上升起了日本国旗。北洋舰队号称中国海防的最后防线,中国北方因为这支舰队的倾覆而国门洞开。
一八九八年,德国强占中国山东胶州湾,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俄国强行租借旅顺港,与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接着,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签订。各列强国疯狂瓜分中国领土,令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开始不安。尽管英国已经与大清帝国签订了《续缅甸条约附款》,但是由于俄国人占领了旅顺,德国人占领了胶州湾,法国人占领了广州,英国人反而在中国的海岸上没有任何一个海港,这样一种现实对英国的在华利益构成了极大威胁。于是,英国正式向大清帝国政府提出,一旦日本撤出威海卫,英国应该取得占领该地的优先权。在反复的讨价还价之后,结局依旧是清政府屈服。
一八九八年五月九日,在各列强国的共同压力下,在拿到《马关条约》约定的全部赔款后,日本人撤出了威海卫,英国国旗随即在那里升起。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一八九八年,英国租借了中国的两个地区:威海卫和香港新界。两个地区的总面积和居住人口大致相同,而且因为租借的目的都涉及军事,因此租界协议条款的内容也十分相似。但是,两个租界后来的命运却截然不同。百年后的一九九七年,当中国政府重新在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候,中国人的情感经历了一次难以言表的自豪。但是,当今的中国人很少有人知道,英国人曾在威海卫租界内实施了与香港毫无差别的殖民管理,直到一九三0年中华民国政府收复威海卫主权为止,这块土地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异国统治后,几乎没有任何痕迹地被交还了中国。关于“英国人为什么会放弃这块土地”、“威海卫为什么没有如同香港一样发达起来”等话题,曾在国人的嘴边讨论得十分艰难,原因之一是,一九三0年英国行政长官离开威海卫时,所有的档案全部被运回伦敦,其中包括组建中国军团的全部档案。
一八九八年七月一日,中英签订《租威海卫专条》之后,英方认为一纸“专条”是无法完成殖民地统治的,占领和统治殖民地的唯一保证是军事力量的驻守护卫。况且,租借威海卫本身就是为了用于军事——为英国海军在远东建立一个军事基地。但是,当时的大英帝国,似乎什么也不缺,就缺能够参军服役的精壮子弟。其时,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总面积已经达到三千二百七十一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的一百三十四倍。如此众多的殖民地,每一处都要派英国士兵去驻守,小小的不列颠岛国没有那么多的人力资源。况且,当时英国人正陷在与南非布尔人的极端仇恨中,为了早日结束战争,英国已经向那里派遣了二十五万多名官兵,而当时英国陆军的总兵力不过三十多万。面对中国地图,索尔兹伯里首相想到了海外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在那里,英国人成功地组建了由印度人组成的、为英国利益服务的军队。由此,他想到中国的威海卫应该成为另一个印度。
但是,在中国领土上,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组建一支忠于英国的军队,这件事无论如何也要与中国政府商量一下。商量的结果可想而知:清廷坚决反对。但是,一八九八年的清廷,实际上已经无力反对列强的任何要求了。尽管抗议激烈,交涉频繁,组建中国军团的工作还是按照英国人的设想和计划开始实施了。面对前来交涉的清廷官员,英国人的回答是:英国在威海卫租界内组建的是一支维护租界安全的军队。也就是说,英国人组建的不是一支严格意义上的军队,而是一支让中国人管理中国人的“警察部队”。英国人信誓旦旦地向清廷承诺:“招募仅限于威海卫的租界地区”,“这支军队绝对不会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