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口蛋糕的滋味

生活在上海,如果摒弃种种偏见,你会感觉它的确是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从各种饮食中便可窥见一斑。

旧上海的十里洋场,居住着诸多外国人,洋货充斥,当然也包括咖啡、面包和蛋糕。至今上海的很多地方依旧保存着以前作为租界的建筑风格,还有饮食风格。比如在曾经是法租界的乌鲁木齐路、淮海路、复兴路一带,经常会有些小小的西餐馆,装修低调的bistro 风格。一家看来很不起眼的菜摊,走进去却有各种法国芝士、果酱和黄油饼干售卖。

我经常被这样的情景所感动。当我偶尔漫步街头时,会看到一座充满欧洲风情的咖啡馆,门外是法国梧桐树荫下稀稀落落洒落的光影。

就在这光影中,黑色的老式铁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婆。头发整齐地梳到脑后,衬衫衣领干干净净,翻到毛衣领外面,座位上放着一只不大不小的手拎皮包或者布包,毛裤是熨烫过的。她戴着一副棕色边框的眼镜,手中捧着一杯还冒着热气的咖啡,餐桌上的盘子里有一块用勺子舀了几口的奶油蛋糕。即使岁月也没有带走她那优雅和从容的神情。于是你想她一定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你希望以后自己老了也能如此优雅,而那种优雅,一定也少不了那杯咖啡和那块蛋糕的衬托。

在我小时候,蛋糕是舶来之物。那些老牌的西餐房、甜品店,比如德大、红房子、凯司令恐怕是孩提时的我印象最深的了。看着玻璃柜台里一块块水果蛋糕、杯子蛋糕、杏仁酥饼、红红绿绿的糖渍装饰水果,我总是会伸长脖子多看几眼。加上空气中混合的奶油香气,让人不自觉地出神。红房子一般是过年过节全家偶尔才去一次,点一份牛扒、沙律、罗宋汤,再加上法式香蒜面包,品味下少年心中的法国情结。德大西餐房的总店在热闹的南京东路,除了堂吃也有外卖。和妈妈逛街的时候会路过那里,便会买一块我们最爱的水果蛋糕。说是水果蛋糕,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黄油蛋糕,里面加了多种水果干,每次切一片吃就会很满足。直到现在这还影响着我对蛋糕的偏好:我更爱欧洲甜点的扎实浓郁,对台湾日本口感过于清爽细腻的甜点则是感情一般。

当时还有一种让我印象深刻的甜点就是鲜奶蛋糕了。过年时是见到鲜奶蛋糕最多的时候。大大的一个圆形,廉价的色素裱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放在白色泡沫制底托上,上面再盖一个透明的塑料盖。红色尼龙绳扎着就能去走亲访友了。

最初,做蛋糕的奶油是那种黄奶油,加了麦激凌,口感硬硬的,很扎实。后来一夜之间,开始流行起了口感轻盈的植物奶油,颜色很白皙,切成小小的一块,上面大多装饰着糖水黄桃或者颜色殷红的糖水樱桃,现在说起来好像是有点儿俗气了。还有杯装的掼奶油,对于当时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那都是偶尔才能吃的美味。可是也正因为这个偶尔,我们才觉得味道更好,并且本来脂肪摄入得少,吃一杯也无碍健康。换作现在,是不会经常去吃掼奶油的了。

所谓美食,很多时候都有一定的前提。现在吃起来不觉得那么美味的东西,或许换一种情境,它便又成了稀有之物了。从食物看世界,莫不是互通的哲学,却更浅显易懂。

红房子和德大,现在的我路过还是会去怀旧一下,即便味道已不在。只是我想说,蛋糕还是那块蛋糕,改变的是我们自己而已。

鲜奶蛋糕

材料

鸡蛋两个,白砂糖50 克,低筋面粉50 克,植物油一大勺,牛奶一大勺

做法

鸡蛋两个,加糖,用打蛋器高速打发,打至颜色发白,变得浓稠,打蛋头拿起,蛋液能保持痕迹即可;

加入过筛的低粉轻轻翻拌均匀;

加入植物油和牛奶迅速翻拌均匀;

拌好的面糊倒入垫了油纸的烤盘;

烤箱预热至180 度,烤约15 分钟;

烤完的蛋糕片取出冷却,均匀切成三块;

两块之间抹上一层鲜奶油夹馅,重复做完三块;

冷藏两小时后即可切块食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