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甜甜炒红果

红果,其实是北方人的叫法。南方人一般称之为山楂。

可是,你是否觉得红果这个名字其实十分贴切?尤其是当你见过还挂在枝头的山楂,那种被阳光照射得异常透亮的红色,鲜嫩欲滴。摘下一个放入口中,难免酸涩却水分充足。孩子们喜欢那漫山遍野的山楂树,高兴地围着它们奔跑,似乎永远不会疲倦。

山楂,天生就是酸涩的,即使是写入文学作品,比如《山楂树之恋》,也是一段如此叫人心酸的恋情。我想没有多少人会期待这样的爱情,当个过客远不如一生相守,喜欢甜蜜才是人的本性。所以吃山楂,多数的吃法也都是要搭配糖来吃,比如糖葫芦、白糖山楂、山楂糕等等。或裹糖,或和糖一起熬煮,之后有那种特别的酸甜口感,开胃提神。做成糖葫芦的话,熬糖一定要熬到刚刚好的程度,太早糖会不脆而黏牙,太晚又会焦香味过浓,糖色太深。这和西点中熬焦糖是一个道理,只是家中食物向来就是随性的艺术,不讲求十分精确。

暂时吃不完的山楂,晒干后可以用来泡茶或者炖肉,常年使用会有消脂的功效,但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量食用。

我们家也挺喜爱山楂这种水果,价格便宜又营养丰富。刚买来的时候会空口吃几个,但还是耐不住它带来的牙酸和胃酸,最后外婆就把它们都变成了炒红果。炒红果前外婆会先把山楂清洗干净,在水中浸泡一会儿,然后在竹篮中沥干水分。一个个红色圆形的小果子簇拥在一起,和竹篮的原色搭配在一起,仿若一幅天然的美丽画面。

沥水以后就是稍微麻烦点儿的去核工作。那时没有去核器,也很少使用网筛等工具。先把山楂对半切开,随后用小刀把核轻轻一挑,掉落的核就顺势落到了准备好的垃圾袋中。如果遇到比较生的山楂,轻轻挑不出的,则要用小刀转一圈才能把核去除。我在一边看着的时候经常幻想,如果这小核顺势就落到了土地上,是不是就会生根发芽,来年长出很大的山楂树呢……

去了核的山楂安静地躺在白色的搪瓷碗中,白色的果肉在熬煮的过程中慢慢地被果皮染红,变成深红色。熬煮果酱一般不用铁锅,因为那会很容易让水果的颜色变深,没有之前那么亮丽。而且铁不耐酸,不宜长时间翻炒果酱。不过当时,铁锅和铝锅可以算是最家常的锅具了。

外婆把切半的山楂一起倒入铁锅中,加入和山楂差不多体积的水,然后放一大把冰糖,开大火先把山楂煮得软烂,然后用锅铲不停地翻炒,山楂酱的口感就会越来越细腻,颜色也会越来越深,这时尝一下味道,如果酸甜刚好,那么再小火熬煮一会儿,一锅酸酸甜甜的炒红果就算做好了。而我则会在熬果酱的这会儿偷吃一两颗塑料袋里的冰糖,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它们长得和水晶一般剔透明亮。

你可能会问炒完的红果怎么吃呢。我们一般都用来涂抹馒头,或者很奢侈地偶尔买一回那种短棍面包,用小勺舀了抹在上面,一口咬下去尽是让人满足的味道。

英国人也爱吃山楂酱,他们称之为Haw Sauce。除了做法上有细微区别外,关键差异还是在调味和使用方法上。他们喜欢用山楂酱来蘸肉食,作为佐餐酱料的一种,所以还会加入盐、黑胡椒、肉豆蔻等调料,让普通的山楂酱吃起来充满了异国风情。

而我最喜欢把这样的山楂酱挤在三明治中,一口咬下去,让原本黯淡无味的三明治突然鲜亮了起来。这就是山楂酱的魅力了,平凡的食材总能带来深深的感动。

英式山楂酱

材料

新鲜山楂500 克,白砂糖100 克,水一杯,一个柠檬的汁,盐一小勺,黑胡椒少许,肉豆蔻少许

做法

新鲜山楂洗净,对半切开;

切好的山楂和柠檬汁、水一起放入锅中;

中火熬煮到山楂软烂,知道与核分离;

另拿一个锅,把煮烂的山楂用大号滤网过滤去核;

过滤好的山楂酱继续中火熬煮,期间不断搅拌以免糊锅;

熬到酱的质地很均匀,比较浓稠时再加入调味料以调味;

再搅拌一下即可趁热装瓶,密封冷藏保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