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负”与建筑之“恶” 1

隈研吾在中国很红,2008 年4 月在北京798 艺术区举行的“Buildbuilt 建筑中的建筑——隈研吾2008 中国展”令他成为媒体的宠儿,他在中国的建筑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三里屯SOHO 的商业区域,成都津都水城的市政工程……一下子之间,“负建筑”、“弱建筑”、“反物质”都变成流行术语。

他在《负建筑· 自序》谈到阪神淡路大地震、奥姆真理教恐怖活动,以及“9 · 11”事件,认定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一个事实:建筑作为人类最宏大的劳动产品一再展现了脆弱的本质;从而思考一连串问题:“如何才能放弃建造所谓‘牢固’建筑物的动机?”正是由于天灾(地震)和人祸(恐怖袭击),隈研吾一直怀疑“强建筑”能否真的保护居民,从而思考“弱建筑”的可能性——看似柔弱的建筑,往往比强建筑更经得起冲击,更重要的是,让失去安全感的居民感觉到传统建筑的温馨与柔性的美。他认为,弱建筑之精义在于“平衡”,原理就像脚踏车,只要持续地踩,便能保持平衡,不会倾倒。

隈研吾认为加诸“建筑”之上的东西太多了,《负建筑》的“负”字既表示“胜负”的“负”(defeated),也隐含另一层意思:“正极”和“负极”的“负”(negative)。他的建筑理论全是以人与自然为本,人是主角、建筑是配角——这正好跟当下中国建筑的大趋势(建筑成了主角,人却沦为配角)背驰。在建筑中重新发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重新发现人性,透过建筑展现人文关怀,这大概就是他在中国走红的主要原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