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希望。30个故事,正是一代中国年轻人走上社会舞台的真实写照。其实,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过程开始,我就彻底改变了对于中国年轻一代的看法。我特别反对所谓的“现在社会道德沦丧”这一说法,因为,在汶川救灾过程中,我看到了80后们奋不顾身,以特有的方式投入救灾工作。那是最纯粹的志愿服务,自我组织、默默奉献。正如孤儿大病救助,政府不能一下子解决,就有这么年轻的一群,自愿组织起来,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以自身的力量在淘宝、支付宝等公益平台的长期帮助下,在中国国航、如新集团等爱心企业的持续支持下,创造性地募捐,逐步建立起针对孤儿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大病公益保险体系。这是多么伟大的社会创新!
也许我特别的工作经历,让我最应该为此书作序。本书所述2009年启动的“孤儿保障大行动”,其实就是我在民政部负责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工作时所努力推进的一项工作。
我特别为勇于担起这项工作、智澜书中的“胡老师”所感动。正是由于她的智慧、担当与专业能力,才创造性地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成立了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特别是河南、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还有西藏、青海、内蒙古这样的边疆地区。胡博士和她带领的团队不畏困难,勇于担当,实在应该为社会所敬重!
必须要说明的是,中国原先并没有“大病公益保险”,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是创新的第一个。作为一个覆盖全国的项目,基金利用公益保险机制,力图将所有的孤儿都纳入其中。基金的专业团队为孤儿动员了这么多社会力量,让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都参与进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正是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团队所推动的儿童大病公益保险,创造了一种制度文明。这种制度文明源于民间,源于善意。他们的创新,不仅带动了邓飞等慈善人的进一步行动,也推动了国务院开始建立了全国大病医疗救助保险制度,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你看,中国重大的制度性变迁,或者更应该说社会的进步,恰恰来自这些“社会创新家”的艰难推动。
中国社会如果能凝聚更多普通年轻人的力量,就会发展得更快,而这种进步是在静悄悄地进行的。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能够生存、发展,本身就说明了源自社会的“善”的力量之伟大。
我特别高兴的是,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投入,往往能够促成人们对于生活与生命价值更深刻的体会,加速他们的成长历程。智澜在书中有以下一段论述我特别希望与大家分享:
“‘养德’恰恰是‘养生’的起点,其次才是锻炼身体、调理饮食,不能舍本逐末。中医认为宽仁厚德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论语》中就有‘仁者寿’的说法,孔子还说过‘大德必得其寿’。行善之人通常拥有仁爱之心、宽厚之心、敦睦之心、无私奉献之心,这样的人心态和善、平衡,与长寿之道更为相通。”
你看,这样的生活真谛和生命哲理,或者更应该出自饱经沧桑的中年、或老年人,这哪里像是出自20多岁的年轻人呢?但是,正是由于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让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也能够站到人生智慧的高峰,体悟生命的真相。这或许是由于在救助弱者的过程中感同身受的“痛”,让人有了一份悲悯之心。而正如智澜书中所说,就是因为这颗“会”痛的心,才让人真正“长大”。
智澜未来还打算负笈哈佛。我坚信,智澜书中所展现的,正是现实版的哈佛精神!哈佛大学的大门,对于这些有使命的人将永远敞开!
愿大家读书思人思事业,在收获成长感悟的同时,也加入到胡博士和智澜他们所从事的、令世人尊敬的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及“孤儿保障大行动”的行列中来,为尽早建立起与政府配合的、覆盖全国所有孤儿的大病公益保险网,尽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