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理由(2)

于是,我们辨识了两种类型的爱。一种是“对象依赖”的类型:爱以对象的“好”为前提理由,因此是有条件的、可选择的,也是可变化的;另一种是“身份依赖”类型:爱是基于给定的身份,因此是无条件的、不可选择的、命中注定的爱,也常常是“正当的偏爱”。

那么,我们对国家的爱呢?虽然也有诗歌将祖国比作“永远的恋人”,但我们更熟悉的爱国主义辞章总是借用“母亲”这个象征符号。在“祖国母亲”的隐喻中,我们与国家的关系就如同与父母的关系,是由身份特征(种族遗传、出生地、母语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那么爱国属于“身份依赖”类型,因此是无可选择的、无条件的爱。果真如此吗?

大约三十年前,谢晋导演的电影《牧马人》中有一句台词(后来成为爱国教育的名言):“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电影讲述一位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下放到西北牧场劳动,历经磨难。当他后来有机会去美国继承遗产时,善良纯朴的妻子用这句话留住了他。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当时年少青春的我,但心里有个疑惑却一直挥之不去:那位妻子是因为家乡四川闹饥荒才逃难来到了西北,既然她自己为了逃脱疾苦可以背弃故乡,那么她的那句台词不是有点反讽吗?她是在激励丈夫升华到自己未曾达到的境界吗?三十年之后的今天,移居西方不再被视为背叛祖国。许多人可以一面享受海外的优越环境,一面吟唱“游子心、爱国情”。但他们真的没有为对象之“好”做出身份的妥协吗?

换一个例子。中国球迷对于国足的青睐是身份依赖的,但我们对国足的“正当偏爱”会不会受到他们表现的影响?如果他们总是球技不佳且精神萎靡,我们是不是就因为这是“中国的”球队而无怨无悔地做国足的铁杆球迷?那些移情别恋于曼联或皇马的球迷应该被指责吗?

生活实践中爱的真相远比两种类型的理论概念复杂。“身份依赖”的爱可能并不是绝对无条件的。因为人的身份认同毕竟不只是单纯的生理事实,而是在经验与理解中塑造的。所以领养孩子的夫妇,虽然和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也完全可能形成犹如己出的亲情关系。相反,面对极端暴虐的生父,孩子也可能最终摆脱血缘的束缚而起身反抗。的确,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命中注定无可更改的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