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但又有传言说这并非事故,而是一次蓄意策划的谋杀,我们该如何判断?最明智的态度或许是暂时搁置任何论断,期待确凿的证据与合理的推论,直至真相大白。但很遗憾,许多时候证据往往缺失,甚至可能被刻意掩盖,真相似乎若即若离。特别是在一个信息不够透明的环境中,人人疑心重重,四处流言纷纷,许多人宁愿相信真相是险恶的,好让自己有所防备,免遭“忽悠”。于是,“阴谋理论”(conspiracy theory)就会变得格外有吸引力,因为它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满足了人们对认知确定性的需要。
阴谋论者往往显得独具慧眼、善于推理和雄辩,能揭示许多你所不知道的“真相”。戴安娜王妃并非死于偶然的车祸,而是被英国王室谋害的。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其实并没有沉没,撞上冰山的是其姊妹船奥林匹克号,这是轮船公司为骗取巨额保险费而策划的“海难”。“9·11”恐怖袭击事件实际上是美国政府(伙同以色列)自导自演的“恐怖袭击”,只是为了给发动战争寻找借口。美联储是一个家族集团控制的机构,秘密主宰着整个国际金融。但这只是惊天大秘密的一部分。整个世界都处在一小撮国际精英的操纵之中。他们可能是共济会和光明派的成员,构成了一个“影子世界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控制着许多政府机构、工业、银行和媒体(包括欧盟、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致力于实施一个“新世界秩序”计划。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德国纳粹政权的兴起、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许多次经济危机都是这个阴谋计划的一部分……总而言之,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都有阴谋者“秘密之手”的操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那么这些说法可信吗?在当代学术界,“阴谋论”是一个贬义词,没有严肃的学者会认真对待阴谋论式的观点和论述。这不是因为这种“理论”有何缺陷,而是因为它“过于完美”——无论遭遇怎样的反例都不可“证伪”。它永远可以“打发”矛盾的证据,将反例解释为阴谋的一部分,这超出了学术规则的合理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