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姑娘出嫁了(2)

依照传统,身为哈尼族的曹姑娘,婆家是住在大山深处瑶族寨子中的瑶族人。一般情况下,瑶族是不与外族通婚的,他们习惯招赘。男女青年婚前恋爱比较自由,他们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要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结婚的。所以,曹姑娘来到瑶寨,不只是一个外乡人嫁到别村,更是一个打破常规、不受束缚的女人的象征。她的到来,让瑶寨的乡民有着血液奔流的兴奋,有着某种好似要突破那些墨守成规的传统般的欢喜。

结婚要算好时辰,这是当地婚丧嫁娶一定要遵守的规矩,这也让婚礼的举办借了天地之喜气。接亲来的新郎和众亲人在好时辰到达曹姑娘的家中。双方进行了简单的仪式之后,准备走向瑶村的曹姑娘,还要进行最后一项庄严而充满仪式感的“打理”,那就是在扎好的发髻上增加一个类似弓箭模样的木制的三角形支架。这个支架的做法很简单,在牢固地绑在头上之后,再在上面围上一块红颜色的麻布,像中国古代女子出嫁一样,盖住脸庞。红麻布上面放上了两条沉沉的红簌子,走起路来红簌子随着身体的韵律轻轻摆动,让曹姑娘的整体装扮显得传统而端庄。随后,从红色的裙摆中伸出一只裹着白色缠脚的红色绣花鞋,曹姑娘跨出了门槛……

“天上的月亮圆圆的了,山里的花朵红红的了,长翅的鸽子要远飞了,长大的女儿要出嫁了,生我养我的父母双亲,我不想嫁到别人家。”一首当地传唱的哭嫁歌在新郎和迎亲队伍走在山间时,伴随着喜悦的泪水,唱出了新娘不舍得离开父母,家人也不舍得与新娘分别的心声。虽然难以避免这样的不舍,但婚礼终究是一件喜事,送亲的队伍中始终还是有很多笑容的。新娘身上的装饰,叮叮咚咚发出声响,仿佛伴随着歌声唱出出嫁的喜讯。这时候,送亲队伍浩浩汤汤,惹得沿途的乡亲们也出来围观,希望沾沾喜气。

此时的曹姑娘,正在这条路上寻觅着自己走向另一个未知路途的方向。除了作为一个新娘的或欢喜、或忐忑,相信还或许有某种获得拯救的感情正在聚合。从孤独中拯救出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转换,这首先是一次有关心灵的调整,曹姑娘需要将变化从这一刻起融入到自己人生的整个旅程之中,然后用她的轻松、从容的心境去迎接未知带给她的变化。这条通往夫家的路,她从来没有走过,今后却要义无反顾地如此走下去。

终于到达新郎家——瑶寨。瑶族寨子是个与大地相交融的山村,身处哀牢山南段。因为身处深山,天色往往色彩斑斓,天边的云彩仿佛成断层状,与云下土地的梯田交相呼应。向远处望还能看到层山叠峦,梯田的间隙行走着劳作的耕民。在这里,高山已经远去,所有的景色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雪峰完全被绿色的大山所取代,清澈的泉水从山间喷涌而出,群山深刻的褶皱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迹。在曹姑娘大喜的日子里,送亲的队伍将她从哈尼族的故乡带到瑶寨,新生活就此打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