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 萧乾先生(4)

1月27日,中国作协、中央文史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举行萧乾文学创作70周年暨文集出版座谈会。文洁若代表萧乾参加,并在会上发言。座谈会上气氛热烈。萧乾早年的同事,多年的朋友,或是晚辈的读者学生,分别回顾了萧乾几十年来的坎坷生涯、创作道路、著述成就、道德文章,有感叹,有敬佩,也有理性的客观分析。大家深感萧乾一生是用“心”写作的一生,特别是其晚年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自称“未带地图的旅人”的萧乾,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一位重要作家。同时,他又是卓有成就的记者、编辑和翻译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唯一亲临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新中国成立后,他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勤奋笔耕,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

1月29日,给隔壁病房的老友胡昭衡写信。

2月3日,与来访的记者唐师曾谈话。

2月4日,半夜里从床上跌落。

2月5日,进入昏迷状态。

2月11日,因肾衰竭导致心脏衰竭,于下午6点去世。

看着这个年表之中他的这些最后的日子,想着他在那篇后记所说过的一段话,“改革开放后,早已年届七旬的我,竟然雄心勃勃地动了摘除肾结石的手术,原以为这样就可去闯荡人生,重新走上创作的道路,岂料事与愿违”,我的脑壳里就总是在想:如果他不做手术呢?如果保守治疗呢?他的肾会不会衰竭呢?也可能不会衰竭吧!也可能会好些吧!虽然我不是一个医生,但我总不禁这样想。

先生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蒙古族,出生于北京。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一九二六年在北京崇实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实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一九三〇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一九三一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in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一九三五年毕业,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一九三九年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一九四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燃遍英伦,一九四四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一九四五年赴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一九四六年回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文艺报》副总编等职。一九五四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筹备工作。一九六一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一九七九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其主要著译作品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一九九八年十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