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星夜兼程,赶到庆州时,当地的守军根本没有心理准备,被蓝军杀得乱七八糟,北元平章果来在乱军中被打死,他的儿子不兰奚和其他数千人,都成了蓝玉的俘虏。
占领庆州之后,三月初,冯胜才率大军出松亭关,驻兵大宁。他不急于进攻,而是继续派出探马侦察敌情。六月庚午,冯胜在大宁留下五万兵马,其他十五万人全部整装出发,直奔金山。
在冯胜大军进发的时候,朱元璋派出的特使乃刺吾已经率先到达了松花河,并前去拜访了纳哈出。纳哈出见到老部下大吃一惊,乃刺吾于是就呈上朱元璋的亲笔信,讲述了大明王朝对蒙古的宽大政策,大意是只要他投降,一切官职待遇照旧,甚至比以前还要好。纳哈出肯定想起了自己年轻时被朱元璋俘虏的往事,觉得这辈子怎么斗也斗不过朱重八了,北元也无法给自己支援,干脆投降吧。
但是,投降过程中出了点乱子。
纳哈出到明营来投降,蓝玉热情地迎接(史书上如此记载,感觉应该是主将冯胜亲自出来招呼才对),并置办了丰盛的酒席招待。席间,蓝玉看到纳哈出这哥们的衣服相当破旧,胜利者的同情心油然而生,就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想亲手为纳哈出披在身上。
不知道是蓝玉的动作实在太暧昧太销魂,还是纳哈出的自尊心实在太强,这个蒙古男人执意不从。蓝玉那是相当尴尬,手下的常茂(常遇春之子,蓝玉之婿)更是看不过眼,居然拔出腰刀,砍伤了纳哈出的左臂。都督耿忠看到变故,忙保护着纳哈出去见冯胜。纳哈出手下及其亲属十余万人听说主将被砍了,就不想投降了。多亏冯胜派出观童过去现身说法,好不容易才把这些人说服,一共收编了二十余万人。
收降纳哈出后,冯胜胜利班师。美中不足的是,都督濮英率领三千兵马殿后,与蒙古人撞上了,被敌军几乎全部杀害。
大军回到南京,冯胜讲述了自己打胜仗的经过,并且汇报了常茂的恶行,朱元璋非常高兴,派特使劳军,并拘押常茂。但这时,朱元璋却收到了一封极为重要的举报信,这封信改变了冯胜一生的命运。
因为朱元璋看了信之后,不久就撤了冯胜的职务,收了大将军印,从此,这个名将的政治生涯算是结束了。
原来在这封信中,作者举报冯胜私藏良马,威逼纳哈出之妻交出珍珠异宝,并且在蒙古王子刚死两日之后,就强娶蒙古公主,让当地人民很有意见,不处理不足以平民愤。
朱元璋对冯胜破坏民族团结非常生气,又因为损失了濮英及三千兵马,同时被抓的常茂也在说冯胜的坏话,朱元璋大怒,于是就有了上述决定。
纳哈出的二十万大军不战而降,辽东从此并入了大明版图。对于这样的战果,朱棣相当吃惊。
他明白了,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最高明的征服,不是用武器在战场上的征服,而是用气势在战场下征服,不是让敌人放下武器,而是让敌人交出心。
他明白了,自己的父亲为什么武功并不是最强的,策略也不是最高明的,却能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
他明白了,为什么冯胜和蓝玉这样的人,只能带兵打仗,无法驾驭群臣。
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父皇,我感激你!
冯胜的政治生命就此终结。到底是谁向朱元璋揭发的,还是老朱早有动冯胜的想法?朱棣会不会是幕后黑手呢?相关的史料已经被销毁干净,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朱棣一直在冯胜军中,他了解事情的全过程。而且,他作为皇子,在军中监视大将,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朱元璋一直所期望的。
朱棣很清楚父皇的心思,他完全有可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条件,向朱元璋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