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宜:被一个一个希望牵着走(2)

张平宜来到大营盘村,见到了这位即将出门打工的农村教师。如果学校垮掉了,这些常年生活在麻风病阴影下的孩子还能有什么希望呢?这个从远方大城市来的女人向王文福许诺:“你留下来,我去筹钱盖一所新学校。”

张平宜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或是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同事中很多人不理解:你怎么拿台湾的钱去帮大陆做事呢?她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她在街边叫卖蜡烛,从曾经那个开跑车、风风火火的富家女瞬间变成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带着这样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

在大营盘的每一天,她都要在县城宾馆和大营盘村之间颠簸的土路上来回往返。因为学校没有厕所,这个有点洁癖的女人常常一整天不敢喝水。如果内急,就小跑半个小时到邻村,借用“猪圈隔壁的厕所”。

建学校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缺水缺电,缺很多东西,找政府帮助,可沟通没那么容易。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社会里,她大老远地从台湾来到四川凉山,一天到晚在麻风村奔忙,当地人认为她肯定是为了投资获利,甚至称她为“台湾来的女特务”。几乎没有人愿意坐下来听她讲话超过5分钟。她带着满腔热忱过去,他们却不愿搭理,她就坐在旁边等待。她下定了决心,她可以忍耐很多。

2002年的时候,大营盘小学的11间教室建成了。老师留了下来,孩子们眼中的张阿姨不再是一个来自大城市的远方女人,他们还不完全理解张阿姨,但已经完全信任她。

2002年,张平宜的记者生涯也到达了一个高峰,如果一边工作一边募款,她可以做的就是把钱寄过去,可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些孩子已经被隔离太久了,他们需要有一个人,拉着他们的手一起走,一起向外走,走出一条路。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在台湾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专门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

最早她只想让孩子们能念书,现在孩子们小学毕业即将失学,张平宜又面临新的问题。她想孩子们能就近有所中学可以读,不断向当地教育局申请建一所中学。同时,在张平宜的不断游说和当地政府媒体的帮助下,2005年,这个村子正式成为越西县第289个行政村。孩子们从前只是这个村子集体户口里的一个数字,根本无法走向山外的世界,现在,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如今,大营盘有了一所功能完备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十几个公办教师,送走了100多名毕业生,周边各县的孩子也能来这里上学。来这里上学的麻风村孩子不仅可以免收学费,还有免费午餐,表现好的学生还会领到奖学金。这里一度被当地人戏称为“麻风贵族学校”。

历尽风雨,大营盘学校的事情该告一段落了,可是他们后面的生活怎么办?回归社会群体,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帮助。2008年,张平宜依托弟弟在青岛的工厂,建立起“希望之翼学苑”的职业培训学校。孩子们在这里半工半读,学英语、学技能、学电脑等。学成后,有的孩子留在工厂,有的回到大营盘,有的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2011年,张平宜被列为《感动中国》获选人。中央电视台记者叶丁华受命去越西采访。叶丁华是节目组的老记者,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但看完手头的资料他还是有点怀疑,这个台湾女人在大凉山的小村子里花了10多年的功夫,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别的意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