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防止日本侵略者封锁中国的交通线,早在1937年12月,来自10个民族的20万劳工队伍开始舍生忘死、昼夜劳作地修建由昆明至缅甸腊戍的滇缅公路。
20万各民族的兄弟姊妹、老幼妇孺靠着近乎手挖肩扛的方式,在短短的9个月内就修成了这条穿过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怒江、澜沧江等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曲折达1126公里的运输干道。
抗战初期,中国几百万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维持经济运转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无数内迁到大后方的人们所需要的基本消费品等抗战所需要的、中国不能生产的物资,都依赖这条生命线运进大后方。
滇缅公路的修通震惊了全世界,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曾评价说:此次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且修筑滇缅路,物资条件异常缺乏,第一缺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全靠沿途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滇缅公路的修成并投入使用,迫使日本侵略者放弃了正面打败中国军队的计划,转而试图从沿海国家和地区封锁中国的对外通道。这在客观上给疲惫的中国军民提供了一定的调整机会,切切实实地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1940年,日军占领了越南,拥有了新的基地。他们频频在此调动空军对滇缅公路进行疯狂的轰炸。
为了使这条民族生命线不至于被切断,1942年,10万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进行作战。虽然中国军队为此遭受重创,最终还是没能保住滇缅公路。
同年7月,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重开滇缅公路的方案得到了美国国会的支持,在中、美、印、缅四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自印度经缅甸到达云南畹町的史迪威公路修建成功并与旧有的滇缅公路相接。
抗日战争期间,西方许多国家的媒体在报道“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时都会配上这样一幅照片:
陡峭的山坡上,一列长长的美制卡车队正在沿着无数逼仄的“S”形回弯组成的公路上缓缓行驶,公路两侧近处是幽深的谷底,远处是绵延的崇山峻岭,视野里公路的尽头则是斧劈刀削一般险峻的山顶。
这样一幅照片,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也反映出这条生命之线在顽强地输送着希望和动力的同时,还承受着堪称极限的艰辛挑战。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段被称为“二十四道拐”的盘山路都被认为是在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的某个路段。但在这两条公路上,研究人员和寻访者却一直找不到它的一丝影子。
直到2002年,戈叔亚才最终在黔西南的晴隆境内找到了“二十四道拐”,它位于晴隆县城往昆明方向出去1公里的莲城镇五一村半官坡。
这段公路从山脚到山顶约有4公里之长,蜿蜒崎岖,共有20多个弯道,所以才有了“二十四道拐”的称谓。
据记载,这段盘山公路始建于1927年,1936年工兵部队对其进行了改建。日军截断滇缅公路之后,史迪威又于1943年秋主持改建了这一路段,据说,这次改建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原来的24道拐改为了21道拐。
道路重修以后,国际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才能辗转运往重庆和前线。
“二十四道拐”如同大动脉一样,既是战火的后方,又是走向胜利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