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心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任何武器都无法征服和摧毁的。
历史再一次选择了贵州,贵州依然不辱使命。
早在“九一八”事变后,贵州的抗日救亡运动就在举国上下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浪潮中迅速兴起,贵州各界不仅成立了贵州学生救国团、贵州妇女救国团等爱国团体,还创办了《救国旬刊》等报刊,以多种形式传播进步思想,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全面抗战爆发后,贵州人民倾尽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抗日战争,出兵、出工、出钱、出粮,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永不磨灭的重大贡献。从1937年到1945年,全省实际服兵役人数超过64万,这些在前线为祖国流血的贵州子弟生还者寥寥无几;全省征调民工近70万名修筑公路、铁路和飞机场,当时平均每100人就有33人被征用,在后方为抗战流汗;抗战期间,生活本来十分困苦的贵州人民节衣缩食,踊跃交纳公债,平均每人负担公债形式的战费58元;仅在1941年到1945年期间,贵州全省共向国家上交稻谷1242.1万石,平均每人1.2石。
同时,贵州各界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在抗战期间先后组织了贵州全省学生救国联合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贵州地方部队发动宣传抗日,还通过筑光音乐会、沙驼业余话剧社、合群体育会艺术部、贵阳文艺界抗日救国会、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贵阳分会等抗日社团组织开展工作,掀起了整个贵州省的抗日救亡高潮。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后,贵州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日益彰显出来。一批沦陷区和交战区的工厂、事业单位和人才纷纷进入贵州,以图生存发展。
1937年以后,贵州的工厂数不断增加,到1943年已经达到154家,这些以兵工和民营企业为主的内迁企业,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为抗日前线生产兵器弹药,也为贵州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抗战期间内迁贵州的工厂为保障战时大后方的生产和供给做出了贡献,而在贵州创办的一些工厂更是有针对性地满足了抗战的需要,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就是在贵州诞生的。
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凭借其空中优势对中国发动猛烈进攻,在日军切断中国海上运输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又断绝了对中国的飞机供应,因此中国兴办自己的航空工业变得迫在眉睫。
1940年,在今贵州省大方县羊场坝的溶洞群中,正式创建了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该厂建成后很快生产出中国第一台自制的航空发动机,经试车验证质地优良并进行了批量生产,为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
最能体现当时贵州工业发展状况和水平的新办企业是贵州企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官商合办、以官营资本为主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官股包括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贵州省政府,特殊商股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此外还有少量贵州私人资本构成的地方商股。贵州企业有限公司抗战期间在贵州先后兴办了40多家企事业单位,经营范围涉及电力、机械、煤炭、水泥、建筑、印刷、玻璃、陶瓷、烟草、制糖、运输、农业、文教等十几个领域,成为战时贵州的经济命脉。
除了内地工业企业以外,还有浙江大学等高校也西迁进入贵州,直属海军总部管辖的军级建制的海军学校,也在1938年10月下旬正式迁到贵州桐梓县城办学。自迁入贵州到1946年1月迁往重庆海军总部期间,海军学校为抗日前线培养输送了数百名海军指挥官,还有部分师生主动奔赴延安,为抗日战争立下了累累战功。
同时,抗战期间,大量的故宫文物也曾由北京经上海、南京辗转运至贵州,直至抗战结束后才陆续运回南京。贵州在抗日烽火中为这些凝聚着中国民族文化精粹的国宝提供了安身之所。
三
作为战时陪都重庆的屏障,贵州不仅为中华民族保存了有生力量,还曾一度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