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首先面对的是处在西北“剿共”前线的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开展西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东北军、西北军在抗日的旗帜下共同抗日。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根据东北军的情况,中共中央把对该军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联名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年初,中共中央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委员有叶剑英等人。4月9日,周恩来与张学良在延安举行了联合抗日救国会谈。东北军确立联共抗日方向,为在西北地区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6月20日,周恩来亲自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指出:“争取东北军到抗日战线上来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东北军有极大可能转变为抗日的革命的军队。我们在东北军工作的目标,不是瓦解东北军,分裂东北军,也不是把东北军变为红军,而是要使东北军变为红军的友军,使东北军实行彻底抗日的纲领。超出这个范围的一切言论与行动。均在排除之列。”在此精神的指引下,东北籍共产党人刘澜波、苗浡然、孙达生、宋黎等以不同的社会关系,从各地前往西安,在东北军内以各种方式开展争取工作。他们及时取得联络,沟通思想,研究与探讨如何开展党的工作问题。为建立起东北军内统一的中共领导机构,刘澜波与党内一些同志商量后,亲赴天津向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做了汇报。1936年6月末,在北方局的支持下,东北军(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简称“东工委”)在西安正式成立,刘澜波为书记,苗浡然、孙达生为委员。不久,宋黎也被增补为委员。“东工委”的成立,把东北军及西安的地下党组织和党员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了东北军地下党的领导核心,使党对东北军的争取工作有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七七事变”后,东北军开赴抗日前线,各军分散于各战区,各军内分别成立了(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东工委”是随东北军51军进驻青岛市区的。此时的工委书记项乃光和51军工委副书记王学铭,以“民先”队员的身份多次到国立山东大学了解情况。
我接上组织关系转为中共党员后,根据”东工委”的指示,立即着手进行建党工作,重点在山大建立党组织,发展积极向上的学生为党员。
我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过程中,看到陈振麓、王艺两位同学政治表现很好。同时,我了解到,陈振麓早在1933年,在察北抗日同盟军已加入了共青团。因此,我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接着,我又发展王艺加入共产党。经“东工委”批准,中共青岛特支建立,我任书记,陈振麓分管组织,王艺分管宣传。中共青岛特支受“东工委”直接领导,任务是动员各界群众,组织武装起义,准备在日军侵占青岛后开展游击战争。
特支成立后,很快又在山大发展了一些“民先”队员入党。青岛特支的建立,不但使被破坏近三年之久的中共青岛党组织又恢复了生机,而且为组建抗日游击队伍确立了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