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交的历史使命 1

综合起来看,我们中国的和平崛起面临国际关系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机遇方面看,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和中国保持接触与合作的关系,中外领导人之间频繁往来,各种会晤广泛开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展开。但另一方面,竞争和防范的意识也在上升。我们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两者的关系?国际舆论也是这样,一方面国际舆论高度重视中国,聚焦中国甚至拿放大镜来看待中国,另一方面又充斥着偏见、误导,我们如何认识、如何对待?这是我最后要讲的今后中国外交的使命。

中国外交的历史使命,我想讲两个方面。一个从国家关系来看,就是现在世界上普遍出现的对中国的发展采取两面下注的政策和行动,我们怎么看待应对。刚才讲的美国的例子最明显的,它们也公开讲它们的对华政策是两面下注:一方面是看好中国经济发展,通过开展和中国的广泛合作,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修筑“防火墙”。其他国家虽然没有说,但实际做法都大同小异,都是两面下注的办法。站在它们的角度理解,就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对它们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它们要利用,挑战它们要防范。这种现象为什么会普遍出现,“中国威胁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市场?我想是三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历史规律,我们说我们是和平崛起,不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但人家认为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大国崛起没有对国际关系造成震动甚至挑起世界大战的先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中国是在全球化的环境当中,在改革开放的环境当中,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共赢的环境当中崛起,不会带来战争,也不应该带来战争。我们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人家心里想:希望如此,但可能吗?第二个因素,因为中国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和印度的边界问题还没有解决,和一些东盟国家的岛屿之争,和日本的海洋划界和钓鱼岛之争等等,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我们说我们奉行邓小平说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解决。人家的问题还在于“中国强大了是否还会执行这样政策”。第三是制度问题,中国奉行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我们说我们不输出中国模式,我们愿意借鉴世界上各种制度的合理之处,我们已经表现得够好的了。但是我们的成功本身客观上打破了西方模式普世性的神话。总之现在世界各国在制定战略的时候都要把中国因素放在里面。

最近有位新加坡学者讲过这样一段话:“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国家在制定他们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时候,开始把中国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人们可以说这是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值得骄傲的,但同时这种新的局面也正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那我们怎么对待?我想有这么几点,第一是区分防范和遏制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防范是防御性的,遏制是进攻性的,防火墙的设立,如果我们这边没有火,那它就形同虚设。所以首先第一条是不要惊慌,第二条是保持警惕,防范和遏制之间的界限不是牢不可破的,从防范走向遏制只是一步之遥,要保持警惕。第三条,我们这里没有火,我们不会主动放火,但有时事态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出现了火情怎么办呢,所以我们的军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如果一旦出现了非我因素引起的火情,我们要有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冲破这个防火墙,维护国家的利益。第四条,我们要主动争取改变这种两面下注的格局,两面下注是一个过渡性的现象。毛主席说过,两面总有一面是主要的,到底是防范为主还是合作为主呢?这要依靠我们的外交工作,争取一些主要的国家,美国、日本、欧洲、印度对中国的合作一面成为主导的一面,防范的一面成为次要的一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