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向云山寻旧路(2)

传西法师还邀请钱穆、蒙文通、王恩洋和傅真吾等人来此读书,邀请川北大德袁焕仙至此闭关,邀请至交——我的父亲来此游玩,于是才有了“灵岩‘禅七’法会”,才有了父亲与袁焕仙的相识。传西法师虽然出家了,但一直十分热衷结交名流雅士。他让这些人住在灵岩寺,尽力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环境。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灵岩寺这么一个清静的去处,对这些文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谈笑有鸿儒”的世外桃源。

一座庙里住着那么多的名人高士,自然引起父亲极大的兴趣。虽然路途遥远艰难,这里还是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一九四二年夏天,被誉为“盐亭老人”的一代禅门宗匠袁焕仙先生,来到灵岩山掩关禅寂。或许,袁焕仙在上山之前,很可能就“去何处闭关参禅”一事请教过十方堂住持昌圆法师,昌圆法师就建议他去灵岩寺,因为早在一九三七年,昌圆法师就曾与其弟子能清和尚住持过灌县灵岩、般若两寺。

一九四〇年暑期,父亲借休假之机,背着一把长剑悄然上了灵岩山,前去看望至交好友传西法师。在这里,他结识了袁焕仙先生,很快就结为忘年之交,后来,敬拜袁先生为授业恩师。不过,他刚上山的时候,并没有马上见到袁先生。此时,袁先生已在山中闭关了一段时日。

太老师袁焕仙,名其章,号世杰,一八八七年出生,四川盐亭县麟瑞乡龙顾村人。少有逸才,倜傥不羁,健谈论,善画,工书,早年以辞章闻名。清末时应童子试,年十三岁名列前茅,先宿震之。辛亥革命后,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一九一六年后,曾任越西县知事、盐边县知事及直、鲁、豫十四省巡阅使署及川康绥靖公署高等顾问。一九二六年,广州革命政府在北伐进军中,委派杨森为国民革命军二十军军长,驻防万县。杨森委派太老师袁焕仙署理夔关监督,兼任联军总司令部军法处长。当时,朱德任杨森部团长职务,与太老师袁焕仙关系很好。一次,在朱德性命攸关时,蒙太老师袁焕仙出手相救,朱德逃过一劫,因此,他十分感激,一直称太老师袁焕仙为“焕哥”。新中国成立后,太老师袁焕仙给朱德写过信,朱德对他也有所照应,助他度过比较平静的晚年生活。

袁太老师素来信奉佛教,精研内典。四十岁时,见国家多难,人心缘溺,于是弃政从佛,先后师从吴兴吴梦龄、鄂之翘楚秀空、苏州李印泉、穹窿山道坚,后皈依报国寺印光大师。袁太老师曾经在成都十方堂禅院大殿内,苦参“德山小参不答话”句,连日废寝忘食。一天夜里,大殿插住的大门“哐当”而开,他豁然大悟。后来,袁太老师焕仙声名日隆,人称“大禅师”“大居士”,受邀上灵岩寺之时,他已与佛门大德虚云大和尚齐名。

袁太老师当时在灵岩寺闭关,对经常登山造访传西法师的父亲已有所闻。他发现父亲虽然年纪尚轻,但绝非等闲之辈,遂有意传道于他。不过,当时正值袁太老师闭关禁语,每周只有周日一天解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