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苏区,长征路上争权 1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张国焘、项英当选为副主席,红四军亦扩大为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下辖红四军、红二十五军,总兵力达3万人。

与此同时,蒋介石对江西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失败后,又开始向鄂豫皖根据地调集军队,到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之时,鄂豫皖周围的国民党军队已达15个师之多。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张国焘停止了“肃反”运动,开始调兵遣将准备迎敌。

从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8个月的时间里,南下,北上,东突,西进,接连进行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大战役,先后歼敌6万余人,使蒋介石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尚未正式展开便宣告失败。

这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鼎盛时期,根据地面积扩大到4万多平方公里,县级革命政权发展到26个,红四方面军也发展到两个军6个师5个独立团,总兵力达4.5万余人,赤卫队也发展到20万人以上。苏区的蓬勃发展,使张国焘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然而,此时的张国焘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没什么可怕的,轻敌思想开始膨胀,而中共中央的“左”倾军事进攻路线再次提出“包围武汉”的冒险主义计划,即要求红四方面军除以红二十五军留守巩固苏区外,主力向西开进,必要时重新进攻黄陂,威吓武汉,最终造成包围武汉的态势,张国焘、沈泽民全盘接受了中央的冒险计划。

而蒋介石在“剿共”连遭重创之后,于1932年6月29日亲赴武汉,调集其三分之一兵力,包括三分之二中央嫡系部队,总兵力达26个师又5个旅约30余万人,外加4个航空队,对鄂豫皖根据地压来。

在此情况下,红四方面军总部徐向前、陈昌浩等人认为,应停止外线进攻,全力准备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但在夏店召开的中央分局会议上,张国焘仍然坚持执行中央的进攻路线,决定红军主力围攻麻城,夺取麻城,实现紧逼武汉的计划。

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由于麻城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国民党长期占据的坚固城池,不仅有精锐部队把守,且做好坚守的充分准备,红军久攻不下,而主力部队被敌人吸住,敌人则乘机从容部署“围剿”,然后缩紧包围圈,从皖西向根据地进击。

当7月7日固守霍邱县城的红二十五军1000多名官兵几乎全军覆没的时候,红四方面军主力仍在麻城与敌人呈胶着状态。敌人从东、西、北三面向鄂豫皖根据地大举进攻,并于8月中旬开始总攻。

直到这时,张国焘才改变原进攻计划,命令红军主力放弃攻打麻城,迎接敌军主力,仓促开始了第四次反“围剿”的大规模战斗。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战局的发展对红四方面军越来越不利,最后被迫跳出根据地,暂时退到平汉路以西。

令张国焘没有想到的是,他原本希望在离鄂豫皖根据地不远的地方找到据点,以便打回鄂豫皖。不料,蒋介石发现红军西越平汉路,跳出包围圈后,立刻紧追不舍。在敌军的压迫下,红四方面军一面应付追兵,一面向西北连续急行军,离鄂豫皖根据地越来越远,最后只得放弃打回鄂豫皖的计划,经鄂陕边界漫川关,进入汉中,于12月下旬占领通江、南江、巴中,1933年2月正式成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并取得反田颂尧三路围攻的胜利,使红四方面军在通南巴站稳了脚跟,在1934年初,又取得了反刘湘六路围攻的胜利。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使共产党、红军受到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赞誉,张国焘本人也名声大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