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不怕小(2)

银行新开张算是有个开门红后,陈光甫想出了种种成本低廉的妙招以宣传本银行的服务,如前来存款时赠送带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标志和广告语的钱夹、手提袋等,所有赠品都印制精美,十分受欢迎,虽然成本略高,却有效地扩大了银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们还在上海的各大街小巷人流密集处张贴揽储的宣传海报,效果也不错。待开业初期业务理顺之后,陈光甫还想出了一个更“土”却效果奇佳的宣传方式,那就是雇请几辆大车,在车上支起银行的大幅广告画,对大车稍加修饰后,由员工带队前往上海郊区、农村等地深入到农民家门口宣传揽储。此方法一出现,即在上海引起了轰动,能将银行的金融业务用如此“低级”的方式对农民宣传,堪称前无古人之举,彻底颠覆了银行等现代金融机构“高高在上”的形象,也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招徕了一大批农民客户。虽然这些人所存的钱不多,但是一旦其信任了某家银行,就不会轻易改换“门庭”,而且他们的存款周期也较长。

为了吸引市民存款,陈光甫还实行“活期储蓄”、“整存整取”、“整存零取”等储蓄方式,引领银行业一时之风潮,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银行业最基本的服务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陈光甫还首创了“红白礼金券”式的储蓄服务项目。俗语云:“人生有两件大事,一喜一丧。”中国人向来讲究礼数,尤其是在这两件大事面前,更是如此。中国地大物博,但即使有时间和地域的差异,这一喜一丧的礼金仍然是人们的共识,可谓是必不可少。礼金的多少跟随礼人与主人的关系相关,关系越好,礼金自然就越多。可是关系不好又不想让别人一眼看穿,该怎么办呢?主人收到的礼金太多,又不想一次性拿那么多钱到银行去存款,该怎么办呢?

陈光甫可谓是心细眼尖,他首先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经过调查、研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首先推出了一款名为“红白礼金券”的新产品,开启了合法赚取一喜一丧之钱财的先河。

“红白礼金券”分为红券和白券。红券用于结婚、生子、乔迁、寿宴等喜事的场合,券面颜色以中国红为主,配以金黄色的字体。白券专门用于丧仪事宜,券面颜色以白色为主,配以浅绿色的字体。无论是红券还是白券,都印刷精美,可以折叠,票面的数额以20元为底线,以10元为梯度,以便人们选用。

这样,遇到红白事想要随礼的人,就可以拿着钱到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各地的分行去换取红白礼券,换取时遵循等额交换的原则,不收取工本费用。

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对于随礼人来说,拿着礼券去随礼的方式,既不会让别人发现自己随礼的数额(由于可以折叠的原因),又显得很时尚;对于收到礼券的人来说,不仅不必为身边存放大量现金担忧,可以享受礼金在银行存款的利息优惠,还可以随时随地支取;对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来说,虽然花费了工本费,又是等额交换,但用收到的大量礼金进行放款业务带来的收益却是远远超过其成本的。

这件一举三得的好事,很快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青睐,引领了礼券的流行趋势,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因此再次美名远扬。

除此之外,为了扩大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影响力,陈光甫还创新推出了学校储蓄,吸纳学生和老师为储户,并代替学校收取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今日学生考上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里面大多夹带一张附赠银行卡的形式就源于此。

学校储蓄资金少,且做起来较为繁杂,很多大银行不屑于开展此业务,但是陈光甫看重的并不是这些短期利益,在他看来,“今日办储蓄之学校,无异于为我行的播音台也”。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潜在的客户和口碑宣传者,若能赢得他们的良好印象,对银行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