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觉先一生演戏都注重锣鼓和音乐伴奏,西洋乐器小提琴、钢琴、秦琴、萨克斯风等搬上粤剧舞台,是由薛觉先所提倡。各粤剧班相率效尤,便成了风气。除了引进西乐之外,薛氏还增加了许多中低音的乐器,使伴奏的音色更加和谐。他又采用了京剧专用来衬托耍剑、耍带和歌舞的“龙凤鼓”,用纹银混合铜制的“响铃”来丰富敲击乐。今天粤剧打击乐的丰富多彩,与当年薛觉先的倡导革新,皆有密切的关系。
粤剧过去一般只用大锣大钹,薛觉先把京剧、昆曲的小锣小鼓适当地吸收到粤剧音乐中去,充实粤剧音乐的表演能力。这种“京锣鼓”被搬上粤剧舞台后,初用于武戏。第一部使用京锣鼓的粤剧叫《英雄泪史》(内有双头枪对打),大受观众欢迎。“京锣鼓”后来多用于文场戏。薛觉先有感于粤剧武场的锣鼓的声音过度嘈吵而单调,京剧的锣鼓是爽脆活泼、节奏分明、疾徐如意,能够恰当准确地衬托动作。因此他在《薛仁贵山神庙叹月》和《黄天霸拜山》这两出戏里,完全使用“京锣鼓”,这是一种大胆尝试。本来这两出戏是短剧,为了不违反观众的习惯,特将它编为长剧,只有“拜山”和“叹月”两场戏是按照京剧形式演出,其他场口仍保持粤剧的特有风格。观众一新耳目,粤剧界也群起效尤。从此那些“的的呛、四鼓楼、急急锋、单三槌、钮丝、断头、叻叻鼓、相夹单”等“京锣鼓”选用到粤剧中去,成为粤剧音乐部分,相沿采用至今。
脱手北派也是由薛觉先引进,薛氏早年逗留上海时,曾虚心向京剧名演员林树森及麒麟童(周信芳)学习武功和表演技巧,甚至长期聘请京剧武师为粤剧演员传授北派武功,从而为粤剧开辟了武戏的蹊径。又曾向林树森学过三十多出“红生戏”。有“伶界大王”之称的林树森,擅演“老爷戏”(指专饰演关羽的戏剧,广东人习称为“关戏”)。薛觉先既有师承,因此也能演京剧功架的关戏。一出《古城会》,演来唯妙唯肖,无论内行外行,一致赞扬。在所有粤剧演员表演的关戏中,薛演的关戏被公认为最有北派味。
粤剧有“龙虎武师”,实由薛氏开先河。当年应聘南来投靠“觉先声剧团”的北派龙虎武师,包括有袁小田(名导演袁和平的父亲)、鲍士英、小老虎、周小来、关正良等人,这些北派武师都是由林树森推荐。北派龙虎武师在京戏中称为“武行”,这类角色,只动手不动口,专打上下把子,为了适应观众对武戏的表演要求,必须“翻得高,打得动”。粤剧中的“五军虎”虽然也是武打角色,可是京戏中的要求更高。袁小田在全盛时期,能在一张八仙台上连翻六七个筋斗,因此有“筋斗王”之称。
薛觉先的舞台艺术的特点是把南北艺术共冶一炉,他不仅个人爱好京剧、昆曲,而且竭尽努力使京剧、昆曲的表演手法以至音乐融化到粤剧中去,以丰富、提高粤剧的表演艺术和音乐。薛觉先一九三六年在《南游旨趣》中写道:“年来融会南北戏剧之精华,综合中西音乐而制曲,而凡演一剧必有一剧之宗旨;每饰一角必尽一角之个性”,“觉先之志,不独欲合南北剧为一家,尤欲综合中西剧为全体,截长补短,去粕存精,使吾国戏剧成为世界公共之戏剧,使吾国艺术成为世界最高之艺术。”薛觉先认为北派的动作是圆的,柔和、优美,炉火纯青;南派的动作往往是方的,硬朗、强烈火爆。薛觉先赞成在粤剧传统基础上发展,主张方、圆要“化”,要结合。
著名的昆曲、京剧大师俞振飞对薛觉先有过这样的评语:“他无论手眼身法步,特别是那样凝重、大方、高雅的功架,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来之于京剧和昆曲。”俞老又指出:“粤剧本身的表演艺术本来也很丰富,但是,经过薛觉先吸收京剧、昆曲的奶汁之后,在原有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