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光
薛觉先别字平恺,原籍广东省顺德县龙江乡,是一个苦学成功的艺人。十一二岁便跟随一个姓林的卖药师傅在行走粤港的轮船上卖药,当时他只是替师傅背药箱。后来,由其姐薛觉非供他在英文学校读书,并由其姐夫新少华(当时在“寰球乐”粤剧团当小武)带挈投身粤剧界。他十八岁开始学戏,十九岁便担当主要角色,廿一岁演出《三伯爵》而成名。“扎起”之快,为行内罕见。成名后仍虚怀若谷,苦练不辍。薛觉先对演戏极有天分,兼且聪颖异常。他学戏是无师自通的,他的技艺全是在戏班中耳濡目染、偷师自学得来。
从前粤剧艺人被贱视为下九流的“戏子”,并无社会地位。薛觉先初入行时还抱有多少犹豫,当时他的结义兄弟卢觉非曾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语相勉励。薛氏后来成名,即致力改革,粤剧艺人社会地位因而提高。卢觉非于三十年代撰写的《薛觉先艺术成功之路》一文指出:薛氏在戏剧事业获得成功,主要在于“不畏艰难、坚苦卓绝”八字。当年,薛觉先提到“出山”的往事说,他入行是偶然的,但获得成名却是依靠苦学。
薛觉先还未成名时即有改革粤剧的大志,当时薛氏初入戏行,在“寰球乐”粤剧团当“拉扯”(是个榜上无名的闲角)。有一晚,他的结义兄弟尹铁偕他到《香江晚报》报社,介绍该报编辑部的人员与他认识。薛氏随即大发议论,指出粤剧种种陋习必须改良,滔滔不绝。他们去后,报社中有人讥笑他太不自量,以“拉扯”的微末地位,居然大谈改良粤剧。但当时在该报任职的报人罗澧铭却独具慧眼,认为此子他日必非池中物。后来罗薛两人结成莫逆交,罗澧铭曾为薛氏撰曲,《梅知府》中(祭灵)一曲即出自其手笔。林家声后来投身薛氏门下,亦由罗从中穿针引线。
薛觉先对粤剧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薛派”、“薛腔”。将南北艺术融合一炉,引进北派武功、京锣鼓及西洋乐器。善于吸收,勇于创新。在化妆、服装、编剧制度等方面亦作了一些改革。
战前上演粤剧,剧场的管理非常混乱。在戏剧演出中,台下卖果品的四处高声叫卖,当戏剧演到精彩处,观众全神贯注之际,“打戏钉”(购尾场票)的观众争先恐后地涌入剧场,木屐盘和喧笑声大作,破坏了演出的气氛。台上演员可以随意背身提壶喝水,台口的“二计”(在舞台上作检场工作的人员)常常穿着犊鼻短裤,甚至赤膊在台上出现,舞台两边经常有拿着风扇、大葵扇和茶水的勤杂人员,和演员一起出入等等,都一直干扰着台上的演出。
薛觉先从上海归来后,首先将这些陈规陋习彻底扫除。他要求西乐人员一律要穿制服,“杂箱”人员要穿白长衫,台上出入场口要挂帘幕,台口不许闲杂人等站立。他还首先提倡了“谢幕”,要求全剧在奏完煞科锣鼓之后,演员要退后几步向观众鞠躬致敬,然后才告落幕,以示对观众的感谢和尊重。
从前粤剧舞台布景都采用软画,薛觉先曾在上海参观当地的戏剧演出,见其舞台装置、设备完善,不需落幕,只要熄灯三分钟,便可完全变换别景,快捷而迫真。回粤后即锐意革新,改采用立体布景。同时采用五彩顾绣的“全场景”来增加舞台的美观,使舞台更浓厚地表现出民族艺术的色彩。对灯光方面,分清日夜景色,以符合剧情为主。
以往粤剧对化妆不大讲究,演员化妆用的是“三凤粉”,铅质很重,用得多会中毒。薛觉先开始注重化妆,用上海出品的芙蓉香粉代替三凤粉,胭脂则改用胭脂膏。后来粤剧的化妆品更仿效电影界用油彩化妆。薛觉先的化妆、扮相,已故粤剧老艺人陈非侬认为是粤剧行中第一人,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