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世家谭门七代 (3)

谭门之艺传至第四代,外界即已传为佳话,而谭小培更有甘当“人梯”的美誉。最有趣的是,某传媒曾经登出一幅幽默画,画面上是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三人的漫画像,谭鑫培俯对谭小培说:“我的儿子不如你的儿子”,谭富英则仰向谭小培说:“我的父亲不如你的父亲”。据说谭小培见此漫画,哈哈大笑,连连称妙。

◎谭元寿:当今京城首席老生

谭门第四代中除谭富英外,还有文武老生谭盛英、花脸谭世英出科于富连成。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谭家部分演员加入中国京剧院二团,后来整团支援大西北,改制为宁夏京剧团,包括盛英、世英在内的谭鑫培后裔,全都没有二话,举家迁到银川。他们在那里固守京剧阵地,并教育子女安心在西北高原传播京剧。如今在宁夏继承衣钵的是花脸谭少英、武生谭喜寿,以及谭荣曾、谭健等。

长期在北京从艺的谭门第五代,有中国京剧院的谭韵寿、北京京剧院的谭元寿及其鼓师谭世秀。谭元寿是富连成的晚期学员,基础扎实,出科后先为荀慧生“挎刀”。上世纪五十年代,他驰骋南北舞台,又长期与父亲在北京京剧院同台,总是谭富英在后面唱老生,他在前面演武生。一九六二年,谭富英退休后极少登台,仅几度应毛泽东主席之邀请,携儿子元寿、孙子孝曾到中南海清唱。于是北京团的谭派老生戏,就由谭元寿承担了。使谭元寿享誉全国的,是在《沙家浜》里扮演的郭建光。在这一时期与他齐名的“头牌老生”童祥苓、钱浩梁等,现在俱已从舞台上消失,即使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一度与他形成鼎足之势的后起之秀张学津、孙岳等,如今也呈嗓力不支的态势。然而谭元寿近来却仍在京、汉两地频频出演文武戏,宝刀不老,竟如鲁殿灵光。谭元寿并未因此自幸,反而担忧起来。他说:我不过是个二三流的演员,现在竟成了头牌,这不是“廖化充先锋”么,京剧怎么了?

◎谭孝曾:京剧不景气移民去也?

谭孝曾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出生时,谭小培还健在,谭元寿为儿子取这个名字,是要他孝敬曾祖父。孝曾入北京戏校,照例是先打武生底子,又向余叔岩的弟子王少楼学老生。如今他已五十岁了,是北京京剧院的当家老生之一,也是目前并不多见的、能具前辈典范的演员。谭鑫培的艺术相当一部分来自余三胜,他又收余三胜的孙子余叔岩为徒,把艺术还给余家。而谭鑫培的孙子谭富英又拜余叔岩为师,谭余两家就是这样代代相帮,合起来形成京剧老生行的主流。因此,当谭孝曾和旦角阎桂祥生下儿子后,谭元寿为之取名谭正岩,意在学习“正统的余叔岩”,接继两家在艺术承递关系上的“循环之链”。然而,谭正岩起先对京剧并不上心,直到十一岁时随同学参加亚运会团体操后,才开始喜欢舞棍弄棒,醉心于业余武术队。谭元寿真想因势利导,让他入戏校。然而此时谭孝曾和阎桂祥夫妇正酝酿着出国定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