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对国民党的最终胜利已经指日可待,毛泽东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面对聚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党派代表,毛泽东宣布:“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他提到,“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
经过二十多年的颠沛流离、艰苦奋斗、国内战争和权力争斗,在毁灭和新生的交替中,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达到了权力的巅峰。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终于再次实现统一,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对共产党而言,这是一项不朽的成就。1949年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年,成了“解放前”和“解放后”的一个分水岭。在之后的历史记载、政治宣言、影视和戏剧作品以及日常言谈中,这一年都是一个节点,之前是无尽的黑暗和痛苦,之后则是不尽的光明和希望。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作出预测,“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毛泽东提出,要尽快消灭蒋介石的国民党残余力量,尽快将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指出虽然已经获得内战的胜利,但革命还远未结束。
1949年10月1日上午10点,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群。一名亲历者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广场上已经挤满了人。汹涌的人潮举着各式各样的彩旗。在冷冽的秋风中,飘扬的彩旗一扫北京的阴沉。人群欢呼着……唱着革命歌曲,场面既宏大,又很激励人心。”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没有穿之前总穿的军服,而是换上了一身中山装,头上戴着工人帽,很多民主党派的知名人士站在他的周围,其中就包括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毛泽东操着带有浓厚的湖南地方方言韵味的普通话,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此后,他独特的说话腔调和节奏很快为中国人所熟悉。
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这一形式看似有自相矛盾之处,实则符合毛泽东主义的理论。按照毛泽东主义的政治思想,革命意识和革命实践活动是区分“人民”和反革命分子的重要依据。在新中国,“人民”指在言语和行动上都支持革命、支持共产党的人,这也成为一项原则,成为公民权利的标尺。只有“人民”能够获得民主,而且这种民主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或资本主义国家的“陈腐”民主,不需要西方式的选举和议会程序。相反,这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由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囊括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和政党,依赖于“群众路线”,实行集中统治。简单来说,这是一种民主集中制。所有被认定为“人民”的人——占到绝大多数——都可以、而且受到鼓励去参与和发展这种新型民主。对其他人,也就是不属于“人民”的反革命分子,则实行专政,当然这些人也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和改造,变成“人民”。在接受教育和改造变成“人民”之前,不属于“人民”的阶级和个人要受到严厉对待,不能参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事务。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立场非常鲜明的政治思想体系:对人民实行民主,对其他人实行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属于革命人民的国家,是由农民和无产阶级以及所有具有正确革命意识的人组成的国家,其他人必须提高思想觉悟,拥有正确的革命意识,进而成为“人民”,否则只能接受被“专政”的命运。因此,一个问题很快出现——尽管它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就是哪些人属于“人民”的范畴。随着后来盲目的领袖崇拜所导致的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越来越教条化,毛泽东的思想成为“革命真理”的唯一判断标准,其对“人民”的界定变得愈加随意和主观。这些问题之后也最终对中国的国家政治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