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政府谈判与解放战争

1945年8月到10月,从最初的六个星期起,这次谈判似乎就注定会失败。毛泽东和蒋介石彼此怀恨在心,无论是他们两个人之间,还是国、共两党之间,彼此间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虽然表面的庄严气氛还在维持着,实际上双方都只是在努力地安抚他们背后更大的支持者:美国鼓励蒋介石不要继续内战,毛泽东则得到了斯大林强有力的支持。第一轮谈判破裂后,共产党与国民党在双方都想夺取的战略要地——东北爆发了战斗。当时东北已经具备了全中国最发达的工业生产能力,投降后的日本非常心有不甘地离开了这块宝地。

1945年12月,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派遣乔治·C·马歇尔上将来中国调停。周恩来带领共产党谈判小组来到国民党政府新迁的首都南京,在马歇尔小组的指导下共同敲定协议。1946年春天,国、共两党形成一个名义上的停战协定。这时,马歇尔离开了中国,美国已宣布从中国事务中抽身,国、共两党之间又再次回到了对峙的状态。

最终的解放战争非常残酷,尽管相对来说时间不长。虽然国民党拥有更精良的武器装备和规模更庞大的部队,国民党将领自夸他们和共产党之间有十比一的优势悬殊,但他们没有任何群众基础。除此之外,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腐败、堕落以及士气的消沉,也使得他们的实际战斗力比表面上呈现的要差很多。最终,毛泽东坚信人民的意志将引领他充分依靠中国人民的能力和意愿,完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现在,人民民主政治的目标不再是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是直面当前的解放战争。对此,毛泽东的信念是十分有理有据的。

激烈的战斗在东北地区接踵爆发,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在遥控指挥各自的部队。东北地区的战役极大地削弱了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国民党部队大量人员伤亡,还有很多精良的部队抛弃了国民党,投奔共产党的阵营。由林彪指挥的共产党第四野战军收编了大批人马,他们还携带着大量美国制造的精良武器装备。除了久经考验、屡试不爽的“诱敌深入”军事战略和游击战术之外,农民的鼎力支持也是共产党获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中国北方地区的广大农民为共产党提供了防御工事、无尽的智慧、安全的庇护所以及经济上的资助,他们与战争时期的救星共产党紧密联合,帮助他们打败国民党。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人民战争”。

战争又持续了一年,然而最后是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快速结束了,国民党军队遭遇了溃败,只得龟缩在南方。与部队一同撤退的还有国民党的南京政府,南京政权在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立足点只剩下广州。随着国民党最后的负隅顽抗被挫败,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只得携带他们可以收拾的所有东西,乘坐美国提供的船只和飞机逃离中国大陆,去往台湾岛。直到今天,国、共两党之间仍然残留着统治合法性方面的争端问题。

与此同时,在北平,毛泽东开始宣布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纪元的曙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