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北大建筑蓝图(3)

北大西山新校园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计划。茂菲的建议是仿效燕京和金陵女子学院的做法,分期进行。第一期的建设包括一些主要的建筑,诸如图书馆、行政大楼、大礼堂、露天剧场、博物馆、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医务室、体育馆、教师宿舍,以及女生设施——宿舍、食堂、健身房与操场。根据北大这几位决策人员的估计,北大的女生大概会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根据第一期的规划,北大将容纳四百个女学生。

结果,北大的建筑计划,无论是治标的短期计划,还是西山的远程目标,都注定是空中楼阁。五四运动以后,北京教育经费开始出现问题。北洋政府连教授的薪水都付不出了,遑论校舍的建筑。历史的发展是诡谲的。茂菲为北大在西山的校园与校舍的构想,就是他当时正在承建的燕京大学。北大终究没能实现在西山建校的计划。然而,北大却在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拥有了茂菲所建的校舍。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燕京大学被取消,北大从沙滩区迁进了燕大校园。

蔡元培在1920年10月启程前往欧洲和美国。北大的校务由蒋梦麟代理。蔡元培此行有三个目的:一、延揽留学生;二、聘请外国客座教授;三、向华侨募款建图书馆。他在《北大话别会演说词》里说:“本校图书馆甚不完全。蒋[梦麟]先生筹划在第一院[沙滩]空地建筑一所大图书馆。但是经费不够,政府不能供给,只好向各方面募捐。”只可惜蔡元培这个募款计划同样是失败的。北大的图书馆一直要到1935年,才在胡适的斡旋之下,由美国退还的庚款所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补助建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