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短视野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企业管理者们又何尝不是在企业“病入膏肓”时才想起绩效的重要性,进而进行绩效改革呢?
该故事透露的管理原理就是: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待到公司效益不好、危机重重时才改革绩效。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也于事无补。
我们都说,绩效管理能够帮助一个企业认清内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加以改进。但是这也只是企业经营一部分,如果完全依赖于短时间的绩效管理,就想改变整体的形势,是很不现实的想法。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经营手段,这包括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制度、宣传模式、销售制度、管理制度、财政制度、行政人力制度等一系列的综合条件,而绩效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取代其他的方面的价值。比如,一家港口城市的企业生产要出口欧美等国家的服装,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额大大降低,这就不是绩效管理所能左右的了。
这家企业就是常说的不懂得“审时度势”。他们在效益好的时候缺乏危机意识,没有防范于未然,最后出了问题却又火烧火燎地到处寻求帮助。
绩效管理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说你用了就能马上看到效果,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并且要保证整个管理过程和最后的改进结果都是有效的,这样才能将企业带上一条正轨之路。
赚钱时不用。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时,很多经营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认为绩效管理是无关紧要的,抓紧时间赚钱才是正理。但是他们忘记了,没有企业能一直赚钱,哪怕是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餐饮业巨头也无法保证其地位不会被一些新兴连锁快餐企业所代替,所以它们不但坚持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也在尽全力将绩效管理做好。所以,打铁要趁热,如果不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时就做好绩效管理,那么危机就很容易降临在你的企业。
不赚钱时乱用。在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的时候,才开始考虑使用绩效管理,并且寄很大的希望于此,这是最忌讳的。虽然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是如果你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绩效管理上,那注定是希望变成失望,到头来还要把绩效管理责怪的一无是处。在企业近况不佳的时候,其实企业已经没有余力来进行绩效考核了,毕竟利润都无法保障了,底下的员工哪还有心思做考核?不辞职已经算好的了。
因此,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家不会轻视绩效管理,反而会在企业蒸蒸日上时,就着手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