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篇 至礼(7)

7.24定公问于孔子曰:“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何也?”孔子对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说:“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祖时一定要祭祀上天,为何呢?”孔子回答说:“万物来源于天,人又来源于祖先。郊祭,就是规模盛大的报答上天和祖先的恩惠并反思自己根源的礼仪,所以祭祖时要配祭上帝。上天显示征兆,圣人取法这些征兆,举行郊祭是为了显明天道。”

【感悟】这段话的核心是:“天垂象,圣人则之。”“则”是效仿。天地万物各自按照其规律运行,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要很好地利用这些规律。说到底,学习不光是靠书本,而是靠勤奋、善于观察和学习。

7.25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

【译文】孔子到少源之野游览,看到一位妇人在水塘边哭得很伤心。他派弟子前去询问说:“您为何哭得这样伤心呢?”妇人说:“我刚才割草时把簪子遗失了,所以悲哭啊。”弟子说:“割草不小心遗失了不是很值钱的簪子,没必要太悲伤啊。”妇人说:“我并不是为丢失簪子哀伤,而是不能忘记送我蓍簪的故人。”

【感悟】物轻情意重!蓍草制作的簪子不值几文钱,但那份情感却是终身难以忘怀的。

7.26子曰:“夫易之生人、禽兽、万物、昆虫,各有以生。”

【译文】孔子说:“阴阳相合产生人类、禽兽、万物和昆虫,因类不同,各有其生成方式。”

【感悟】芸芸众生,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存在就是合理。人类要想很好地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就要寻找最适合发展的和谐共生方式。

7.27子曰:“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

【译文】孔子说:“回去吧!君子虽隐居林泉,但声名显著。不必故作矜持而自然端庄,不必故作严厉而自然威严,不说什么而人民自然相信。”

【感悟】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了“至礼不让、至赏不费、至乐无声”,就会“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那么无论居住在哪里,都会像芝兰一样芬芳,并感染到周边的人和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