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7 月底,日本夺取北平和天津之后,立刻向西驱赶装备不良、散沙一般的中国军队。铁路在华北的战争形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日本想要快速运送大批部队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就必须掌握华北的铁路。因而在1937 年的夏季,它对华北铁路的控制权也确实是越来越大。
那一年秋天发生了两场战争。在华中地区,国民党与日本军队拼死抗争,战场主要集中在上海,但也往南延伸至广州。华北的形势则更加复杂:地方军阀控制了这些地盘,他们虽然与蒋介石结盟,但其军队并不在后者掌控之下。除此之外,共产党也是一股很有影响的力量。它的军队虽然没有参与上海战役,但其领导人却非常关心华北其他城市的守卫情形,因为这些城市距离他们在陕西的延安根据地都不远。从理论上讲,蒋介石是全国名义上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但实际上他无法控制共产党的行动。毛泽东在长三角的战事上没发表多少意见,但他从延安发布了一系列命令,试图在北方打造有利的战局。位于陕西省东北方向350 公里的太原,现在成了地方军阀阎锡山的抗日中心,阎锡山试图抵御不断涌入华北的日本军队。太原和再往北250 公里的大同是山西省的两座主要城市,在1937 年的秋天,它们的命运将主导整个华北地区的战事。太原有一个兵工厂,而大同则有重要的煤矿资源,这两样都是令日本人垂涎欲滴的诱惑。
国民党、地方军阀、共产党对抗日本人的战争对越来越多的人造成了灾难性影响。在军队交火的情况下,人们该待在原地不动,还是收拾行囊逃往吉凶未卜、生活艰难的陌生之地?穷人们常常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他们一无所有,根本无法背井离乡。因此,这个问题对中产阶级而言,往往显得更为急迫。
此时,并非所有逃亡者都那么无助。记者杜重远反而觉得自己可以在这种环境下一展所长。他曾在1935 年因刊登反日文章而被判入狱。1936 年,杜重远被释放之后,国民党因赞赏其立场而接收了他。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给了杜重远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得以全程报道抗日战争的进展。随着华北的沦陷,以及在国民党拼死保卫国土的1937 年秋季到1938 年春季期间,杜重远在华北和华东地区处处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将战争的故事实时地传达给广大读者。1937 年8月13 日下午,杜重远抵达上海,当天正值淞沪会战正式开战。杜重远定期在《抵抗》报上更新的战况报道让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印象:自从日寇侵略开始后,中国陷入了一片混乱。讽刺的是,杜重远自己却整天陶醉在工作中,对其所见所闻既震惊又振奋。现在一切如其所愿,他与部队的车队同行或搭便车,自由地报道抵抗日军的战况。在此期间,他常常以报道战况为由要求军事护送或搭乘便车。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当敌人不在眼前,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时候,“大家就像是要去逛山旅行的样子”。但在杜重远的战争游历中,最值得注意的部分是他对被日军包围的中国铁路线的报道。
他从中国中部出发,开始了一段前往北方战场的曲折历程。1937年8 月中旬,他和伙伴李公朴无法搭乘火车离开上海。他们不得不搭车前往上海西边120 公里处的城市苏州,一路上都在躲避敌军飞机的轰炸。抵达苏州后,他们找到了火车站站长确认预订的车位,但却被告知“客车无多,仅代预备铁篷车一辆,平时系用于拉牛”。
杜重远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自己总是遭遇火车延误或线路取消的厄运。他在日记里详细记录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挫败感,更反映了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全面破坏。当然,对于杜重远来说,找到多种灵活的方式到达目的地也是他旅途乐趣的来源之一。在20 世纪早期的中国,铁路是最为快速而时尚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之一。到战争爆发为止,中国的铁路运输从大规模投入建造到使用只有20 多年的时间,其速度和能力被看成是中国发展的一个象征。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公司定期利用高速火车的形象来做广告,以展现日本帝国时尚而具现代化的面貌,彰显其相对于落后中国的优越性。在国民党掌权的10 年间,中国的铁路线获得了极大的增长,从3 万公里增长到6 万公里,国民党为此甚为骄傲。但此时,这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却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