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之乱(2)

小民从来不可轻

东汉末年,统治者无休无止的贪欲,外戚、宦官之间长期的争斗以及连年的战事,最后都转化为了对老百姓的盘剥,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当时的豪强地主富得流油,家里能养三四百名食客,馆舍遍布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尤其是位居要津的达官显宦,他们利用手中权势聚敛财物的功力,令人咂舌。灵帝在位时,有个小小的县令倚仗他爹是朝中要员,贪污了上千万铜钱。还有个地方官富及十世,捞的钱十辈子都花不完。

财富都聚集到了这些人手中,老百姓就只够喝西北风了。东汉末年,民生凋敝,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命都维持不下去的时候,人伦惨剧就要上演了。《后汉书·桓帝纪》记载,夏四月“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四年后,“二月,司隶、冀州饥,人相食”。

人开始吃人,连夫妻也互相吃,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杀掉,因为根本养不起,社会彻底不和谐了。一个县令,基层干部,都能贪污几千万,弄几十套房,养好几百人伺候他,而老百姓呢?盖不起房,上不起学,连大夫都请不起。社会基尼系数突破了0.5,3%的人占有了97%的财富,这样的社会不出问题才怪呢!

压迫越厉害,反抗就越猛烈。当时流传着一句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老百姓也是人,衣食住行得不到满足,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揭竿而起,找口饭吃。

民间的反抗愈演愈烈。被派去镇压反叛者的戍卒,甚至还有反过头来帮反叛者一起反朝廷的,与陈胜、吴广有一拼。

这一时期的反抗运动,大部分都被朝廷的军队和豪强大族的私人武装联合镇压了。但是紧接着,规模浩大的黄巾之乱爆发了。

这个大仙儿不一般

黄巾之乱和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有着莫大的渊源。

传说,道教的创始人是东汉的张道陵张天师。后来,从元朝开始,张道陵的后代就一直担任“天师”。末代张天师去了台湾,今天在台北还有嗣汉天师府。

实际上,道教是结合了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以及民间信仰和神仙方术而形成的一门宗教。早在顺帝和桓帝的时候,就有人把道家《太平经》献给朝廷,但却被朝廷视为妖书。此后,这本书就在民间传播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