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诺贝尔奖得主(3)

度过了20 世纪70 年代初期的健康危机后,他的心态也大为改善。1984 年哈耶克曾说,他比以前“更加乐观”了。他的心态之所以变得积极向上,除了因为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外,还因为换了药物。同时,公众对他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他又有了发言的机会,时代风气对他有利了。获得诺贝尔奖与他此后社会活动的增多之间,可能确实没有明显的关系,但诺贝尔奖赋予他的新声望给他带来了乐趣,也让他得到了很多机遇。当时在人文研究所工作的沃尔特·格林德回忆说,获奖前后的哈耶克“几乎判若两人”。

20 世纪70 年代,时势也发生了巨变。有些人认为,从60 年代后期到70 年代初,西方国家不仅会出现年轻人领导的文化革命,还会出现一场政治革命,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和第三世界将会走上苏联的道路,或者“芬兰化”(Finlandized) 。但到70 年代中期,尽管美国从越南撤军,但出现那些局面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小,甚至根本就不可能了。

经济上出现的高通胀、高失业率,也使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的经济学比以前更受欢迎。在下面这段话中,哈耶克就公众的承认对一个人生活和工作产生的作用,谈过自己的看法:

问:自己的成就获得外界的承认,对于一个人享受生活的乐趣,真的那么重要吗?

答:是的,尽管我从来不把获得公众的认可作为自己选择研究课题的目标,但得到公众认可总是一件好事。而我现在非常难过,我曾投入毕生精力研究自认为很重要的东西,但迄今没有获得认可。如果一项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我也会觉得不舒服;不过,这并不会妨碍我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只要我确信,有些东西的重要性早晚会被大家认识到。哈耶克获得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他变得声名显赫。假如他没有获得这个大奖,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后来会不会成为他的信徒,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而撒切尔夫人对他的认可反过来又让他成了知名人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