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上缺乏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1)

军事:短板中的短板

战争是人心里的一种野兽,一旦蹿出,人便无法自抑,行为始终受其左右。赫拉克利特是信仰战争的,他曾这样说过:“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

的确,战争不会像小学老师那样,欣赏你的天真与清纯。战场上,生和死像隔着一层纸,谁也不知道啥时谁生谁死。农民搞武装暴动,是玩命的活儿,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是他们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中的关键。而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们,大多因为其先天不足,起义总是开始时很顺利,最后归于失败。

原因何在?古代中国农业发达,农民的业务最纯正,是名副其实的庄稼汉,加之数量巨大,一旦赖以生存的希望破灭了,负面情绪就会突然爆发,专制皇权的压制会让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释放出超强的破坏力。所以,短时间内,再厉害的军队面对这样一个群起的力量是难以抵御的。

但是,这并不说明农民起义军有很强的战斗力,他们一时间内虽然云集的人数很多,看上去黑压压一片,但毕竟没有进行过军事训练,缺乏战斗经验,更多的时候只是乌合之众。他们习惯于将主力集中一地,同敌人打硬仗、拼消耗,直至耗尽自己的一兵一卒,最终将自己拖垮。在战事频繁、瞬息万变之际,起义队伍里最需要的是挽狂澜于既倒的统帅,而不是一死了之的无用之才。而恰在这时,相当一部分起义军中高层将领从身体到智慧基本上都是虚弱的。

虽然农民起义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但这惊天动地的壮举,瞬间便黯然失色,有的百万起义军毁于一旦,在此之前的胜利和在此之后的失败,是一样迅速而又巨大。这种现象好似不解之谜,不能不令人深思。

军事上的致命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宏观上缺乏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

起义军领袖们要想实现一统江山,手头必须有三张大牌:理论、武力和民心。唯有如此,才能谈得上言智、言勇、言胜,示人以天地广大,示人以江海包容。但是,一些农民起义军的“王瘾”过大,当取得一些小胜的时候,只是迈开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就打算坐享其果,没有长期作战的思想,更没有把心思放在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上。黄巢攻克长安后,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给了唐僖宗为首的地主阶级残余势力喘息之机,使敌人能够重新集结力量向起义军反扑,导致了政权丧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