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带来了利润,但熊彼特也认为,超高速的创新有时候会是“创新式毁灭”,主要原因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生产方式使旧的一切变得过时,强迫现存企业要么适应新形势要么宣告失败,资本主义就在以改革摧毁并替代旧技术和旧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简单说,就是创新是对老格局的淘汰与颠覆,新格局出现时,那些过了气的老东西,价值瞬间为零,这样的瞬间资产负债,引发经济危机。
在熊彼特的论断中,人人有危险。你不但要创新,你还得比别人创新得快一点。不然,你投入的钱可以在一秒内清空为零,这就是创新式毁灭。
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这个男人不把手从裤袋里伸出来是有道理的,这个悲凉的事实一经发现,堪称诅咒。
是啊,创新与呼吸存在,创新就是生命的运动。
那么,如何能在创新式毁灭中生存下去呢(退一步理解生存,多比别人呼一口气也是生存)?一个很土的观点出现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在倡导“每一个设计师都是社会学研究专家”的全球化产品设计公司IDEO中(目前IDEO公司有员工人数约550人,专注于不同领域,如人因研究、商业咨询、工业设计、交互设计、品牌沟通和结构设计等;客户群分布在消费类电子、通信、金融业、工程机械、媒体、食品饮料、教育、医疗器械、家具、汽车行业和各国政府部门等),我们或许可以摸索到保持持续创新源动力的方式。
我总结出简单的一句话:通过细致的日常生活观察,发现需求,并且否定一切已形成固定认知的物品,将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充分发挥你看似荒诞的想法:例如苹果,不是吃的,是空气清新剂、是除蚊器,有没有可能?又如,钥匙扣不仅是钥匙扣,还是个跟踪器,可以给老年痴呆症患者和5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再如,电视不是电视,是一个皮肤抗衰老理疗仪……通过大胆的假设,寻找创新的智慧。
当然,一旦你掌握这个创新的技巧,你就会成为物品剩余价值的创造者。
我认识一个出租车司机,他就是一个剩余价值的创造者。首先,他人品好,有固定的客户,从来不在道路上趴活,他会准时叫醒第二天有重要会议的客人,甚至他会给客人准备早餐(为了让客人多睡十分钟);他有效地记录各个客人的信息,成为“社会活动专家”,为不同客人介绍有可能需要的朋友;他整合了身边的所有资源,虽然每天他还在开出租,但他在海南已经有了两块土地的储备。
人一旦找到自己的剩余价值,财富会来找你。
但想想也挺可怕的,一纸婚姻的契约下,丈夫不是丈夫,还应该是煤气管道修理师、家具搬运工、心理治疗专家、家庭营养顾问……
那么对于长期坐飞机的我又可以变换成什么角色呢?提前通知别人我的航线,然后做一个私密物体的传递员?空乘人员又可以做什么呢?增加收费服务项目,让女性乘客在飞行中享受个美颜SPA,会很不错。
那么,以后人类在创新的潮流中,会不会大脑越来越大,手脚越来越短呢?这是有意思的设论,来吧,享受创造性毁灭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