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需求管理,即从总需求的角度来调控经济,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点,从数学计算上天衣无缝,怎么算都是这样的结果。但是为什么凯恩斯主义还是不合理呢?
这里有个悖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被忽略了,这正是凯恩斯理论的基础,这个因素就是,其实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工具已经革新了,生产工具的剩余价值也在不断被创造中。
市场经济不仅是需求与投资的计算,用上面算式的例子来说,烤箱从1000元到1100元,价格提升的同时,效率也提升了,那就有可能一小时能烤出350只烤鸡。而烤鸡虽然是以8元卖出去的,但如果店家只卖了鸡肉,鸡骨头被作为饲料原料,又以2元/斤的价格卖出去了呢……这些因素在凯恩斯的逻辑里并不存在。
而那个“习惯手抓着金子插口袋走来走去”的男人熊彼特发现了。这个沉迷于私人研究的男人在1908年首次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市场经济的成功,主要并不是依赖于资本的积累,而是依赖于创新,而创新则是创业精神(大多数并不成功)的产物。
这样的创新包括生产工具物理属性剩余价值的诞生与创造。
在其1942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熊彼特探讨了经济制度的可比表现以及它们与政治结构的关系。出于预见性(如果不是反传统的话)的原因,熊彼特对资本主义的长期前景持悲观态度。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创新成功产生了收入与财富的巨大不平等。他相信,在广大知识分子阶层——资本主义的繁荣使这一阶级的存在成为可能——持续的带有敌意的助推下,不平等现象导致的愤恨,最终将毁灭创新动力本身。
和凯恩斯一样,熊彼特也预见到经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不同的是,他把经济危机出现的因素明确定义为:“创新能力的不足,以及创新是间歇式的,具有不可控制性和非连贯性,中间的‘青黄不接’就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通俗地讲,熊彼特对经济危机的描述就是,企业家为追求利润、引入创新,他需要先从银行借钱,买生产材料,进行研究创新。而是否真的能创造出新东西来是不确定的,并且,不一定人人都是有勇气借钱冒险的企业家。这两个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危机。
其次,由于创新的导入,经济活动变得非常活跃,从而带来繁荣。但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逆转,带来衰退危机的局面。如果没有创新带来的繁荣状况,就不会衰退,均衡体系也会保持原来的状态。简单地说,这一模型遵从如下过程:创新活动使企业家获得利润,并为其他投资者开辟了道路。创新引起模仿,模仿打破垄断。创新浪潮的出现引起经济繁荣,而当创新扩展到较多企业,赢利机会趋于消失之后,就面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