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拉斯韦加斯:以水为荣的城市(24)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工程学、政治学,还是水资源学,安装第三根水管绝对得付出非比寻常的努力。和拉斯韦加斯现有的两根引水管一样,设计第三根时,应将其深入湖底,有点儿类似浴缸的排水管,与从一边伸进去截然不同。从湖底安装水管意味着无论湖面水位多低,都可以引入水,也意味着会碰到最浩大、棘手的工程,即应该在湖底下挖得足够深,还要安装得足够牢固,方可承受全美最大水库极具毁灭性的重量。闻名世界的意大利英波基洛工程咨询公司得到授权,修建第三根水管,该公司曾为威尼斯修建防洪闸门,目前正在为巴拿马运河修建第三套阀门。仅在米德湖湖底挖足够深的隧道,工人们就得向下挖600英尺深的洞。他们最后安装的水管直径达20英尺,堪比波音747的机身,供水量是目前拉斯韦加斯用水量的3倍。为了安装此水管,挖隧道的机器将拆成零件,运入水中,放到深达600英尺的施工地点,再现场组装。

看着米德湖水位不断下降,马尔罗伊心急如焚,第三根水管的施工也在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米德湖水位已下降38英尺—因为那接连两三年的旱灾—现在一号引水管已抽不上水,形同虚设,拉斯韦加斯全靠二号引水管吃水,它离水面也只有50英尺。

鉴于用水吃紧问题日日加剧的实情,米德湖水位也开始下降,拉斯韦加斯的水资源管理局在2002年就着手讨论安装第三根水管。那年,拉斯韦加斯的二号引水管刚投入使用。实际上,二号管一竣工,就动手安装第三根了。

三号管预计花费7亿美元,相当每个拉斯韦加斯人,无论男女老少,人均350美元。10年前,安装二号引水管和相应的抽水设施共花费1.09亿美元。其实,当初批准建二号管时,拉斯韦加斯的民众就自行投票表决,提高销售税率,以支付修建二号管及后续的大型用水项目。税率不是很大,才0.25%,即花掉4美元才交一美分的税。可是,正是这项专用的水税(所有去拉斯韦加斯观光的游客也要上缴水税),每年带来了3 500万~5 000万美元的资金。并非在每次购物时都要缴水税,有时干脆可以不缴。

15年里,一座城市居然会为安装两根水管投入8.09亿美元,相当于每户家庭出资1 200美元。而安装的两根水管耗资惊人,施工过程复杂,而且从长远来看,不会带来收益。它们不会缓解拉斯韦加斯下一代百万人口的用水问题,也不会解决酒店今后新增的25 000间客房的用水问题,它们只是两根应急的备用水管。这好比给房子买的火险:花了钱,时间越长,花得越多,而且想用这笔钱会很麻烦。但是,不买火险,麻烦会更大。马尔罗伊中肯地说:“要是不装,损失更担不起。”

回到1990年,那时马尔罗伊刚当上拉斯韦加斯水资源管理局的局长,她本能地意识到两件大事:一是拉斯韦加斯要想发展,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用水;二是想实施新的供水方案,虽然困难重重,但势在必行。这两个问题虽然很平常,但是执行任何举措不仅需要明察秋毫、远见卓识,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规划的决心,而这种决心,在今天有关水资源的政策方面却很鲜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