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做事对任何人都不会破例,即便是对一位非常“特殊”的顾客。20 世纪70 年代初,苏珊曾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在纽约的办事处买了一些布料。推销商拉尔夫·里斯奇利说:“我们尽量以最高的价格把布料卖给她。不过,后来巴菲特打电话来问我们收了她多少钱。”
1970 年,巴菲特合伙公司解散,巴菲特个人拥有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9% 的股份。他自己任董事长,并且首次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里拟写了一封致股东们的信。
在信中谈及对公司经营的评价尺度的时候,巴菲特所用的标准与私下里和肯·蔡斯所用的尺度是完全一样的: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就是其投资的每1 美元到底能赚到多少钱。巴菲特对于业绩的评价标准向来都保持一致。他绝不会对凯威特广场用一个尺度,而对新贝德福德用另一个尺度,再对公众用其他尺度。
另外,在评价投资时,巴菲特也从不放宽标准。许多投资经理都会说:“这个项目看起来不够吸引人,我们就先少投一点儿吧。”巴菲特绝不会这样妥协,他可能会直言不讳地断定某项投资没有前景。奥马哈数据文件公司的斯科特·霍德在巴菲特重新整顿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时就发现了这一点。当时霍德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于是希望能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巴菲特主动答应帮他评估各种经营项目的前景。霍德回忆说:
我跟他提了四五家公司供他参考,每次我都要到他家里去。有一家公司制造一种新产品,一种供医院和餐厅使用的薄纸容器。他们希望我能投入6 万美元。巴菲特问我:“你觉得这件事做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我说:“挺大的,应该有50% 的可能性吧。”他说:
“这样就算不错了吗?那为什么你不背着一个打开概率为50% 的降落伞从飞机上往下跳呢?”后来,我又给他带去了另一个投资创意,想要投资一家制造公司,它专门生产一种新式的汽车喇叭。我问道:“你觉得我值得投资这个项目吗?”他说:“不值得。”我又问了一次:“你觉得我投资这个项目合适吗?”他还是说:“不合适。”他说得那么干脆利落,让人听起来都感到有些意外,他连一句多余的解释都没有。
巴菲特日益发现纺织业和他自己所讲的跳伞投资属于同一范畴。不论制造商投入了多少,他们都无法抬高价格。因为这种产品是一种日用品,而且总是处于供过于求的境地,因此制造商就不愿意再追加投资了。
1970 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纺织业中赚取的利润只有让人啼笑皆非的45 000 美元,但是,它却从保险业中赚取了210 万美元,从银行业中赚取了260 万美元。而这两个行业在年初启动的时候,所占用的资金量和纺织业是大致相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