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中,川中在阐述录像的构造和初步拍摄技法的同时,还针对其作为传播媒体的理念作了如下启蒙:
录像和电视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因为录像的存在,使得开辟传播新途径成为可能。
至于具体的方式,则是文中经常提到的“访谈”这种形式:
把摄像机置于拍摄对象的生活范围里,拍出来的(访谈)素材带,其中的语言是鲜活的。停顿、结巴、改口、找不到词儿时的辅助动作,甚至在编辑中被剪掉的部分等,只要直接放上去,就能营造出天然的真实性。??焦距不清、摄像机抖动、镜头过长(或过短)、夹杂了快门声的影像,这在以往都被视为“不够专业”。可是,极度规整的影视手法,现如今看上去反而显得“矫揉造作”。
学员们接受了这些崭新的理念,制作影像时运用和电影截然不同的手法。“印象论坛”初期的学员中就有小路谷秀树。后来小路谷秀树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印象论坛”的讲师告诉我们:“在影像的理念上,也有面谈这种手法。”??我们全盘接受了这些理论。录像的这种特性是胶片拍摄不具备的。主体在欲望勃发的同时去压迫客体,这是一种直拍的手法,而非演戏。
——《周刊实话》杂志2006年6月1日号
《全纪实AV的黎明期——“AV界的鬼才”
导演小路谷秀树》,本桥信宏
此时的AV,可以说已经被注入了和商业电影完全不同的血液。
《影像制作》一书的高潮部分,是针对1979年第一届东京录像节推出的《The Interview》的讲评,该作品也是由川中伸广担任讲师的东京造型大学学生小组制作的。文章用颇为煽情的评语细致描述了录像内容,打出的副标题“录像是酿造心灵沟通的媒体”则象征性地揭示了“印象论坛”的理念。
录像是“直击”心灵的媒体,摄像机的存在使人得以更深入地交流。认识到这一点的小路谷秀树把拍摄的目标从“心灵接触”扩大到“肉体接触”,发明了独特的表现手法。或许这才是录像的极致境界,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也因此成为AV的基本导演技法,进而被广泛接受。
只要这样回顾过去,就会理解为什么原本属于同一源头的色情电影和AV,却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法,也能明白这种分化为什么会出现在器材性能突飞猛进、录像特性得以“弘扬”的70年代后半期。
有一种说法称“AV是供自慰之用的影像”。其实这是一句话的后半句,还有前半句,即“色情电影是供观赏之用的影像”。前半句被隐去了,只留下后半句,成了色情电影拥趸批评AV的口头禅。这种说法是在鄙视AV缺乏艺术性,可是另一方面,也承认AV更能使人产生激情。说是“自慰”,不如说“情不自禁”更微妙。这难道不是因为录像视频对情感具有更直接的推动力吗?同样都是色情表现,AV的表现力与电影不同,它并不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获得感官上的满足,而是如同冲破要塞一般强烈的情欲释放。当AV在编排上充分发挥了录像的特性时,它就成为了紧紧连接观众和被拍摄对象的媒介。而从这个时候起,AV市场开始了无限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