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终结》新要素(1)

当美国作为霸权国帮世界实现稳定时,其成功突显了世界体系中两个新的权力要素:一个是软实力,即一国的权力可以通过其文化和思想的吸引力得到表达和强化;另一个是各种组织、条约、国际法规和公约数量的激增。20世纪下半叶,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各种机构或签署了各类协定。在这一不断发展的制度框架下,全球合作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合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软实力”这个概念在扩张主义时期就出现了雏形。无论是罗马人、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怀揣着“文明的使命”竭力向殖民地灌输西方文明的荣耀,要么用钱财和荣华作诱导,要么通过教育、社会或文化框架的设立加以引导。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曾在克林顿执政期间担任高级官员,他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美国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把这个概念的现代版阐述得更具善意、更加温和且更有平等主义特质。软实力的概念通过这本书得到了确立。随后,在2004年出版的《软实力》(Soft Power)一书中,奈进一步探讨了软实力的概念,而该书的副标题透露了最关键的信息—“世界政治的成功之道”(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如奈所描绘的,软实力是一种难以衡量却很容易感知的力量,包括名誉和尊严的威力、受好评的制度所传达的善意、良好的经济环境及富有吸引力的文化。软实力不像战斗机的数量、作战部队的规模或是石油储量那样容易量化,但它的价值同样不言而喻。显而易见的是,20世纪90年代,硅谷和好莱坞通过推动全球技术革新及推广与美国文化相关的娱乐产品,增强了美国的软实力。虽然软实力并非美国独有,但90年代中期,美国在这一全新的重要权力领域所享有的主导地位与其在传统权力领域的地位一样牢固。

当前国际合作的程度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从1945年联合国创立开始,各国政府便逐步增加在新的合作方式上的投入。仅1970~1997年,国际间协定的数量就增加了2倍多。美国国务院公布的美国当前正在参与的协定的清单近500页,从北极熊到路面交通再到核能源,协议内容可谓无所不包。今天,国与国之间达成的行为标准广泛存在,各种协定和组织的运作规模绝非一个世纪以前可以想象的。这些协议和行为准则规范着一切,不仅包括对战犯的处理和对渔具的管理,还包括国际长途电话费的收费标准。贸易、金融、通信、移民、外太空、核扩散、濒危物种、传染病、恐怖分子、犯罪,所有一切的背后都有大量协定和相关组织的影响,这些协定和组织限制了各国的选择,但也为各国提供了求同存异、适当妥协的空间。

学者们将其称为“机制”,即为解决某个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和讨论空间。当全球性挑战出现时,会有一种有益的本能促使我们齐心协力,构建特定的机制克服困难,而非各自为营。近期的气候变化及金融危机蔓延就是例子。这与马基雅维利及霍布斯认定的掠夺式的、狭隘且自私自利的国家间政治相去甚远。当今世界有近200个主权国家,这在过去绝对难以想象。因此,当前国家间更广泛且更深刻的关于行为准则的道德共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