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李克强欧洲之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签署《宣言》,这也在昭示,从新型的国际合作入手,本届和下一届政府将把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
可持续、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
在过去30多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如今城镇人口达到6.9亿人,超过了欧洲人口的总和。
近些年我们与欧盟官员、企业家以及非政府组织交往过程中,注意到他们的一个担忧:如此众多人口的城镇化进程,是否要消耗大量能源,是否要增加碳排放,是否会与欧洲竞争各类资源?
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因中国加速城镇化而受损。毕竟中国更多的碳排放会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利影响,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仍没有摆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中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高能耗问题十分突出,而全球资源有限,争夺资源分配对欧洲是严重的挑战。
的确,中国的城镇化在欧洲人看来是规模巨大的。目前中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将近2万个镇区平均人口超过1万人的镇。其中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的镇已达到754个,这些城镇在欧洲都称为城市。
这么多中国城市的发展,仍然沿用的是粗放型道路,其经济发展路径大多以传统工业模式为主。因此调整中国各城镇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中央政府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李克强此次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推进城镇化,需要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等于是向国际社会宣告,不要担心中国的城镇化会带来威胁,我们必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此,中国当然需要学习欧洲的先进经验,以“互利、共赢”创造中欧城镇化战略合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