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城市化?(4)

对于污染也是一样。人们习惯的说法是,城市规模在扩大,污染也更严重了。但人们往往会忽视,如果把人口摊开,在总量上污染将更严重。道理就在于,在集聚过程中,排污和治污都有规模效应,总体上,集聚反而有利于环境保护。更容易被忽视的道理是,通常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将更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要比制造业更为“绿色”。

在生活上,当人口集聚更有利于公共交通和轨道线路的发展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减少对于汽车的依赖,这也有利于环保。尤其是当中国承诺要降低每单位GDP的碳排放时,城市化和大城市的发展更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

人们总是在说,内地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不能再重复沿海曾经走过的高污染道路。这句话作为一种目标是对的,但如果说到实现的途径,就只有进一步地将人口向沿海地区集聚,这样才有利于内地的环境保护。

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大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大河流的下游,那么,集聚还能减少污染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如果大量人口仍然被限制在地理条件不利的地方,当地政府在追求招商引资、GDP增长和解决就业的同时,一定会降低环境保护的要求,这就是不少污染企业也在内迁的原因。

如果相信经济规律,那么,经济集聚的趋势将势不可当,越早明白,损失越少。对于日本已经失败的分散发展的实验,如果我们熟视无睹,岂不可惜?

在经济集聚的过程中,真正的挑战其实主要有两条,一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犯罪问题,二是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问题。犯罪更是个宜疏不宜堵的问题,与限制人的流动相比,促进城市新移民与原有居民的融合才是正确的方向。越堵,歧视越重,犯罪率越高。而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问题则需要转变中国的公共服务财政体系,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小规模的城市,其公共服务越应该由中央和省一级的财政来补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