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时代》第三章 数据制胜(2)

互联网造就了无数的成功案例。如果要问互联网究竟带来了什么的话,我们要说,首先是云计算。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简单来说,有了云计算之后,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完全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来使用各种计算和存储资源,而不再需要一次性购买昂贵的软硬件资源。这也使得人们能够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生产出远大于过去的数据。另一方面,云计算也使得大量传感设备能够与中央信息系统相连,同样也产生了数倍于过去的数据。例如,为了节约能源,全世界的电力公司都在开发各种智能电表——这种智能电表内置了大量的传感器,能够一天24小时不停地测量、提取和传输终端用户的用电量信息。由此,大数据时代应运而至。在此之前的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以如此快的速度产生如此之多的数据,并进行如此广泛的传播。

而如今,消费者和企业一边生产着海量的数据,一边又消费着海量的数据。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利用和分析这些大数据,我们将很难精确界定用户的真正需求。因此,大数据已经与技术、资金等其他资产一样,成为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数据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便利,甚至做到想其所想。

例如,当消费者来到银行柜台的时候,除了办理常规的业务之外,银行的员工还能根据对消费者以往消费行为的分析,向其推荐相应的理财和保险产品,甚至引导其在银行的电子商城中购买商品。

再例如,当你选择在亚马逊上购买一本书的时候,你会高兴地看到,亚马逊还为你推荐了更多的相关书籍,有的书籍推荐后面甚至还会附上和你有着共同兴趣的书友的评论。根据你以往的消费记录,亚马逊还会自动向你推荐其他方面的书籍,也许还会顺便给你介绍一些游记。这些都让你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贴心,从此也患上了网购瘾,每天都会花不少时间在浩瀚的亚马逊商城中闲逛,期望得到更多惊喜。

当然,更多的贴心导购,带来的是更多的消费欲望。如果说几年前的年轻人大多数是“月光族”,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则已经成为“透支族”。他们每个月入不敷出,依靠信用卡生活,每个月发工资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还掉上个月的信用卡欠款。对于他们来说,大数据给他们带来的也许是甜蜜的痛苦。

互联网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数据,更大的挑战是,数据仍在呈指数级增长。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经做过估算:2009年,在千人以上员工规模的美国企业中,每1名员工存储的数据平均值至少为200TB,是10年前沃尔玛公司整个数据库的两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