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时代》第三章 数据制胜(3)

英国《卫报》在2009年的一篇报道中也提到,全球的数据总量已达4 870亿GB。如果将这些数据印刷和装订成册,书的厚度将超过从冥王星到地球距离的10倍,而且其增速也超过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箭的爬升速度。

到了2012年,我们每天大约会产生2.5EB(1EB等于2的60次方个字节)的数据,而且每40个月还要翻一番。如今,互联网每秒钟产生的数据量比20年前整个互联网存储的数据还要多;沃尔玛每小时从顾客交易中获得的数据量则超过了2.5PB(1PB等于2的50次方个字节,大约相当于2 000万个文件柜所包含的文档信息)!

不仅如此,现在我们产生的数据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填写的各种表格、我们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信息,智能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手机接收到的GPS信号……

智能终端的普及进一步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2007年6月,苹果公司在美国推出第一代2G制式iPhone的时候,用户还能够享受到移动运营商AT&T的无限量数据流量套餐。可是,没过几年,AT&T的无线网络就被火山爆发般的数据流量冲垮了,不得不一边加紧扩容,一边终止了所有的无限量数据流量套餐服务。

企业也在经受大数据的考验。如今,每天都有上亿的用户访问淘宝网,还有500万卖家在上面出售8亿种商品。而为了应对近亿用户的网购需求,读书网也于2012年年底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和江苏省宿迁市建设云计算中心,投资总额高达40亿元。其中,巴彦淖尔市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一期项目拟建4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容纳15万~20万台服务器,将实现800PB的存储能力和1 920THz(太赫兹)的计算能力,同时还将预留5万台服务器的运营空间,作为后续升级储备。

在英国,电动车厂商Smith为了监控汽车的运行状态,在车上安装了大量的监控传感器,将车辆的速度、功耗、发动机转速等数据实时发送到数据中心。结果,数据中心每秒要进行4 000条MySQL数据库的写入操作,每天的操作次数达到了15亿次。这也使得Smith公司的服务器很快就无法承受,只能把数据迁移到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