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抉择(2)

《战国策·魏策三》说有一宋人外出学习三年(当然接受了周文化的洗礼),谁知归来便直呼其母名讳,理由是“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意指我对尧舜与天地尚且直呼其名,喊母亲的名字又何足道哉!而《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到一宋人揠苗助长,这两个故事是在讽刺宋人的迂腐差劲。

《吕氏春秋·淫辞》说宋国有个叫澄子的人丢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他去路上寻找,见有一妇人也穿着黑衣,便拉住不放,硬要脱去。他如此说:“现在我丢失了黑色的衣服。”那妇人说:“您即使丢失了黑色的衣服,可是这件衣服确实是我自己做的啊。”澄子说:“你不如快点给我衣服,过去我所丢失的,是纺丝的夹袄;而现在你的衣服,只是单衣。拿单衣抵偿纺丝夹袄,难道你还没占便宜吗?”这故事又是在嘲弄宋人的愚蠢无赖。

宋国的谣言自不会少,连宋人的以讹传讹也被用来做反面教材——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察传》)  宋国朝政之总趋势是走向衰败,以致庄子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当然他是爱国的,如柳下惠般不去父母之邦,断不肯出仕以资敌国。宋人还从殷祖先那里继承了对至上神若即若离、半信半疑的微妙态度。且看宋景公与太史子韦的一段对话——

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史记·宋微子世家》)

既是“天罚”,岂能说转嫁就转嫁,火星都能为他的三句话而动,只能说宋人的心比天高,而天意如儿戏。殷先王的精气神也还在,因宋国又出现了君主戴偃。某一日,有人发现宫墙角落里的一只小雀生出一只鹯(鹞类猛禽),戴偃叫来太史占卜,太史解释道:“小而生巨,必霸天下。”戴偃大喜,仿佛这预示着以玄鸟为图腾的古老殷族复兴有望。他于是发动战争,灭滕伐薛,攻取淮北,性格也越来越急于求成和暴虐。这位宋康公沉湎酒色也就罢了,却也用皮革袋子装满血,然后挂起来重温“射天”的游戏,他甚至射杀来劝阻的大臣。庄子说戴偃比恶龙还恐怖,诸侯那时也视宋国为“桀宋”,并放话说“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宋王偃的这种脾性究竟从何而来,不可断言,只知凡为商纣之所为,必不得善终。这戴偃真成为了宋国的末代君主,不仅自家性命不保,还连累宋国被齐、魏、楚三国瓜分而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