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2)

在惯于使用“历史潮流”来思考问题的后人那里,伯夷、叔齐的抉择是不明智甚至愚蠢的,他们不识时务,看不清正朔已改,民心所归。政治兴替就是这般,存活吃亏的,逼死不从的。二人被奉为历代忠臣、遗民的精神图腾,然其事迹却是后世遗民所无法复制的,因为伯夷叔齐之隐逸死,说明在无铁具、牛耕之上古要做一自耕农绝非易事。锄草、中耕、施肥、培土、灌溉、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环节,都该要放在集体农庄里做,“吹糠见米”的时代还遥不可及。

伯夷叔齐的气节历来受儒家的表彰,孔子许之“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孟子赞曰:“圣之清者。”伯夷在孟子眼中就是“朝诸侯,有天下”的明君人物,这仿佛是对其未能东山再起的惋惜。而首创道统说的韩愈更是作了一篇《伯夷颂》。此处似有一悖论,这两位若是有德,那么弃暗投明的岂非不义?

荀子认为古代的申徒狄抱石投河自尽,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因不符合中正之道。“德”字在甲骨卜辞中同于“得”,在孔子眼中,伯夷和叔齐乃是“古之贤人”,他们“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孟子·公孙丑上》),选择的是“求仁得仁”,无怨无悔,自然是德;“义者,宜也”,宜就是正当,弃暗投明的就是不助纣为虐,自然也是大义。

孤竹古国早已消亡,然伯夷、叔齐却名垂千古,提及“采薇”义事,总是叫人感伤,可倘无这种悲壮精神,华夏文明在日后所历劫难中也不可能保持香火不灭。

读书导航